天安門廣場教學設計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并相機出示生詞及課后相關的四字詞語。
(2)指導多種形式讀詞語,并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齊讀課文。
4、你現在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天安門廣場。板書下來,讀一讀。
板塊三:精讀細品,讀中感悟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交流:短短一句話,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從哪些字里行間知道的?
“中心”:字面理解在北京的中心,是地理位置的“中心”,其實也在告訴我們它在我國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點一下:它不僅在北京的中心,而且在人們心目中,在政治生活中也是中心。教學到第四自然段后可再回過來品讀。)
“最寬廣、最壯觀”,抓住兩個“最”,并引入資料“天安門廣場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時通過120列游行隊伍,寬闊的廣場可容納100萬人游行集會。”
指導朗讀抓好重點詞“最寬廣、最壯觀”。
2、第二、三自然段
那讓我們一起這世界上最寬廣、最壯觀的城市廣場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不同記號劃出方位詞及建筑物的名稱,完成課后的最后一題。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交流,理清方位。
天安門廣場的建筑物中,你最感興趣,最想去游覽的是哪一座?為什么?結合交流點撥理解各建筑特點(并指導看圖):
近看:天安門——“紅墻黃瓦”“雕梁畫棟”“雄偉壯麗”;金水河、金水橋——“橫跨”“白玉石橋”“白玉華表格外挺拔”;
遠眺: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高大”“八個大字金光閃閃”;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巍峨壯麗。
指導抓重點詞有感情朗讀,抒發贊嘆、熱愛之情。
3、第四自然段
過渡:天安門明朝建成,清朝重建,但真正讓他在人們心中成為“中心”的卻是1949年的10月1日那天,那天發生了什么事呢?
指名讀。讓我們一同看看這偉大的時刻吧!放課件。聽到這聲音你有什么感受?請將這感受讀出來。
評:這莊嚴的聲音宣布了一個民族的新生。
評:這聲音在宣告人類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所以引讀第一句話。天安門廣場代表了中國,再讀全文第一句,所以引讀最后一句話。
帶著這無比的自豪齊讀。
4、第五、六自然段。
(1)過渡:歷史翻過了四十七個年頭,在這四十七個年頭中,天安門廣場上有一個場面是每天都要經歷的,永遠不變,那就是升旗。讓我們去經歷一下吧!
(2)指名讀。“五星紅旗要與旭日一同升起?”五星紅旗代表的中國像初升的太陽一樣,蓬勃向上,日益強大。
出示圖:你們看,每一個來到北京的人都希望看看升旗,它們昂首肅立,面對國旗,如同面對——祖國,他們看國旗升起,如同看到祖國——像太陽一樣蓬勃向上,日益騰飛。當東方又露出了第一縷曙光,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放國歌音樂)面對國旗,你們心中有什么話想說
齊讀第五自然段。
(3)轉眼十一國慶即將來臨,那時的天安門廣場也充滿了喜慶,來讀讀第六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