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上圖形的面積(五年級)
深圳市南山區大新小學【教學內容】北師大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上)第18至19頁【教學目標】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難點】在解決圖形面積問題的過程中,如何采用多種策略、方法去轉化不規則的圖形。【教具、學具準備】準備:課件、掛圖等。【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一、 26cmmm20cm創設情景,激發探究欲望1、播放漂亮地毯上的美麗圖案。2、同學們:這些圖案漂亮嗎?你還看見什么樣的地毯圖案啊?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地毯上的圖形面積。二、自主探究,總結方法1、課件出示地毯上的圖案,請看這幅圖,同學們覺得像什么? 2、師:這其實是設計師設計的一幅藍白相間的地毯圖,仔細觀察看它有什么特點嗎?(是對稱圖形,是由許多小正方形組成的。)3、分小組進行交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仔細思考,藍色部分的面積到底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能夠得到藍色部分的面積?試著寫一寫、算算看,并在小組之間交流。4、匯報交流的結果,師總結:方法一:數格子法: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為了不重復,可以在圖上編號。方法二:用分割法:分割成幾個容易數或容易計算圖形。方法三:面積相減法:用總面積減去空白部分。方法四:分割填補法: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蘭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5、教師小結:在剛才的學習活動中,同學們想出了多種計算方法:有的是直接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得出圖案的面積;有的是根據圖案的特點,將整體的圖案分割為若干個相同面積的小圖案,通過求小圖案的面積,得出整個圖案的面積,這是將圖案進行“化整為零”式的計算;還有的是采用“大面積減小面積”的方法;還有的是用分割填補法;還有的也用了別的方法……其實這些方法各自有各自的優點,具體用什么方法好,那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1、課件出示圖片①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內交流。②全班交流討論:重點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③教師總結:直接數格子法;分割法;數格子和相減結合法;……2. 課件出示圖片:①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內進行討論。②匯報交流的結果,全班討論,鼓勵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③教師總結:直接數格子法;分割法;面積相減法;……3. 課件出示圖片:①先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出每個組圖形的面積,然后再仔細對比,思考,看有什么發現?在小組內交流②匯報交流的結果,鼓勵表揚有不同發現的同學。③教師總結:第一題的4個圖形面積分別是1、2、3、4的平方;第二組的圖形分別是第一組對應圖形面積的一半。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在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我們在求一個圖形面積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很多的方法,如:直接數格子的方法;分割的方法;面積相加減的方法;也可以多種方法并用……3、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習的方法回家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如:求你家地板圖案面積) 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識經驗來創設情境,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