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
3、同伴相互欣賞交流。 4、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草圖,討論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米?【設計意圖:從學校綠化平面圖的實際狀況出發,讓學生產生為學校獻計獻策的強烈需要,再次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興趣!咳、回顧總結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2、介紹:綠化可以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在炎熱的夏天,樹木能提高空氣的適度,降低空氣的溫度。森林還能調節空氣。100平方米森林一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約等于10個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總量;一公頃森林一天約釋放出0.73噸氧氣,相當于1000人一天吸入的氧氣量。根據這些數據算一算,一個人大約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森林,才能獲得生存所需的氧氣,而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正好被完全吸收掉。3、你認為還可以怎樣改善學校的綠化環境,給學校提幾點建議!驹O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與知識介紹,將環境教育融入數學實踐活動課之中】 教學效果及反思1、因為實際測量安排在課前進行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用1課時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2、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量量算算、想想算算、自主設計三個活動積極參與探究實踐,在實踐中掌握和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將環境教育融入實踐活動之中,讓學生體會到了創造良好生活環境的重要性。問題:1、課前帶領學生分小組測量,測量前對學生的能力估計不足,指導還不夠到位,學生在測量時遇到許多問題,有些小組測量的數據誤差較大。2、學生混合運算的能力較弱,計算面積花的時間較長,所以第三個活動自主設計時間有些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