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教案及反思
3、兩個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板書設計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例1… …三角形面積=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100×33÷2=1650(cm)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
作業布置或設計《作業本》(p.40)教學整體反思
在操作探索時,讓學生拿出自己在課前準備的6個三角形自己操作,小組合作,在觀察、比較、推理等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學生的拼、擺共出現三大層面,6種情況然后學生又用兩個不同的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驗證,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后,根據內聯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及用字母表示,從圖形的拼、擺到公式的推導過程,是學生人人親身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的過程、推理的過程,獨立思考的過程,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習對公式的來源,理解特別深刻,真正掌握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
對紅領巾的面積會測量計算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的問題,讓學生感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我會自己測量紅領巾的底和高,并會計算要多少布才能做出一條紅領巾,這節課我的收獲可不小。并且,由小的向大的延伸,緊接著問對菜園的三角形菜地的面積會測量計算嗎?讓學生感到方法相同,課內知識向課外實踐延伸,讓學生帶著所學知識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去探索,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單元(章)主題多邊形的面積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練習第 4課時 / 共9 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設置依據1.是學生比較熟練地應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2.能運用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3.養成良好的審題、檢驗的習慣,提供正確率。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解答有關三角形面積的應用題教學準備
內容與環節預設
個人二度備課
(反思與糾正)一、基本練習1.填空。(1)三角形的面積= ,用字母表示是 。 為什么公式中有一個“÷2”?(2)一個三角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2、練習十六2題二、指導練習新課 標第 一網1.練習十六第6題:下圖中哪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兩條虛線互相平行。)你還能畫出和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⑴生用尺量一量這兩條虛線間的距離,搞清這兩條虛線是什么關系?⑵看看圖中哪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