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教案及反思
⑶分組討論如何在圖中畫出一個與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并試著畫出2.練習十六第7題(1) 讓學生嘗試分。(2) 展示學生的作業
可能有 : a、根據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這一結論,只要把原三角形分成4個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它們的面積就必然相等。而要找這4個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邊4等份,再將各分點與這邊相對的頂點連接起來即可。 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別二等分。3、練習十六9*讓學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邊形底的一半,它的高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48÷44.練習十六第3題: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求高?讓學生列方程解和算術方法解,算術方法176×2÷22,要讓學生明確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積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5.(p.86-87).練習十六的第4、5、8題。(1).學生獨立練習。(2).反饋討論。(3).學生互批后再訂正。三.小結。通過練習,你又學到了什么本領?板書設計三角形面積計算的練習因為s=ah÷2所以h=2s÷aa=2s÷h作業布置或設計
《作業本》(p.41)
教學整體反思
單元(章)主題多邊形的面積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第 5 課時 / 共 9課時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設置依據1.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轉化”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可以轉化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準備
內容與環節預設
個人二度備課
(反思與糾正)
1.導入新課 (1)投影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 這是一個三角形,怎樣求它的面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學生回答后,指名學生操作演示轉化的方法。 (2)展示臺出示梯形,讓學生說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師導語:我們已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2.新課展開 第一層次,推導公式 (1)操作學具 ①啟發學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辦法,把梯形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②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③指名學生操作演示。④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操作:梯形(重疊) 旋轉 平移 平形四邊形。 (2)觀察思考 ①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a.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b. 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反饋交流,推導公式。 ①學生回答上述問題。②師生共同總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