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教案及反思
2.練習第5.6題.(1)要結合示意圖先讓學生理解水渠的橫截面。水渠的渠口寬、渠底寬和渠深分別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計算出梯形的面積。(3)自己練習第6題.梯形的上底長相當于頂層的根數,梯形的下底相當于底層的根數,高相當于層數。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出圓木的總根數。3.練習第4題.注意讓學生觀察圖示找到計算所需條件。花壇的三面圍籬笆,形成一個直角梯形。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4.第8*題是選做題。首先要考慮如何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應該是以梯形上底長度為底長的平行四邊形。剩下的是三角形,可以用兩種方法求面積。方法一 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3.5)×1.8÷2-2×1.8=1.35 (cm2)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長減去梯形的上底長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長,乘梯形的高, 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積。(3.5-2)×1.8÷2 =1.35(cm2) 三、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計算的練習
梯形中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求剩下的面積(即三角形的面積)
剩下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作業布置或設計《作業本》(p.43)教學整體反思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一、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由于所有學生已經有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經驗,因此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想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并讓學生通過找圖形之間的聯系,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然后學生思考討論:想想轉化的圖形與原梯形有什么關系?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讓學生在探究中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學習。二、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技能 一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同學們剛剛接觸梯形的面積,所以我讓學生在計算梯形的面積時,先寫公式,這樣有助于強化公式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充分暴露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節課上我讓班級的幾個學困生一一到黑板前板演,這樣使我很準備快速的掌握了學困生在這段內容的學習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即個別學生會寫公式不會寫算式,個別學生忘了除以2,個別學生最后的單位用的是長度單位),這樣有助于我更好的輔導學困生。在學困生做題目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我并沒有著急去糾正,而是讓他的同伴到黑板上去幫他看,這樣我在課堂上爭取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學困生。
單元(章)主題多邊形的面積任課教師與班級
本課(節)課題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第 7 課時 / 共9 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