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教案
第三課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應用
練習內容:教科書第33—35頁,練習六的第6~9題.
練習目的:
1、通過綜合性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方法,學會根據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能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從而感受數學在生活里的運用。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數學思維的樂趣.
教學用具: 長方體橡皮泥和小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母親節那天你們給媽媽準備禮物了嗎?
你準備了什么?為什么?
老師也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老師想把它用包裝紙包裝的更漂亮一些,你們能幫老師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包裝紙嗎?
1、小組合作2、匯報交流3、總結方法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表面積的意義并初步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將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探究根據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之和的實際問題。學會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學得更好!
二、練習設計
(一)我會填
1、長方體或正方體( )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如果分別用a、b、h表示長方形的長、寬、高,s表示長方形的表面積,那么長方體的表面積s表=______;如果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s表示正方體的表面積,那么s表=______。
3、把一個表面積是90平方厘米的正方體木塊,平均分成兩個長方體,表面積增加了( )。
4、兩個棱長為5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減少( )。
5、物體在拆、拼的過程中,表面積( )。
(二)我會判
1、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長×寬+長×高+寬×高。( )
2、正方體的棱長增加2倍,它的表面積就擴大4倍。( )
3、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擴大2倍,那它的表面積就擴大8倍。 ( )
4、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等于這兩個正方體表面積之和。 ( )
(三)我會算
1、亮亮家要給一個長0.75m,寬0.5m,高1.6m的簡易衣柜換步罩(沒有底面)。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2、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形,棱長3dm。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魚缸的上面沒有蓋)
3、學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師的長是8m,寬是6m,高是3m,扣除扣除門窗的面積是11.4㎡。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費,粉刷這個教室需要花費多少元?
4、做40節長6米,寬和高都是3分米的長方體通風管道,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