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5
師:從詩詞可以看出,少年時的毛澤東就懷有遠大的理想。毛主席以詩詞做回復,是想說──
生1:毛岸英是為了國家犧牲的,無論葬在哪里,他都是人民的英雄,何必非要葬在家鄉呢?
師:可是主席心中是何等的悲痛,電文稿下是──
生: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師:主席再次承受失去親人的傷痛。
師:主席把一生奉獻給了新中國,奉獻給了中國的勞苦大眾。毛岸英犧牲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已經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摯愛的長子,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他黯然神傷,他淚水漣漣。但他卻毅然決然地把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他的愛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懷如海似山!
板書: 博大的革命胸懷。
師輔助生總攬全文。
【板書設計】
1950年 犧牲 悲痛 葬于朝鮮
博大的革命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