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設計
2、該講則講該讀就讀
我們的“課改”,走過了幾個階段,先是老師講,后來不敢講了,怕“滿堂灌”。“滿堂灌”不行了,就開始“滿堂問”。再后來,不讓“滿堂問”了,又開始“滿堂讀”,從頭讀到尾——你讀出了什么?你悟到了什么?現在又不敢讀了,老師們似乎已不知道該怎么做。我以為一些基本的方法,基本的要求,基本的理解,該老師講的,老師一定要講,而且要講透、講深。只要學生愿意聽有收獲,“教師講”未嘗不可;精彩的、精美的語言反復地讀,讓學生將這樣的語言伴隨著課文的思想、情感留存在腦海里,“反復讀”有何不可。“講”、“問”、“讀”只要運用恰當,都是好方法。
3、抓住精華指導朗讀
第九自然段是文章中最精華的部分,不但畫面描寫得精彩,語言也是最精彩的,是最能打動人的一幕。其他的語言當然也很美,但課堂的時間必定是有限的,我在這段上讓學生反復讀了很多次,力圖讓學生將這樣的語言伴隨著課文的思想、情感,留存在他的腦海里。我的課堂上沒有“聲嘶力竭”的聲音,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我期待的是一種很靜的感覺,一種如茉莉般淡淡的味道。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藝術,我深以為然。雖然我們已經為此花盡心思,但是遺憾還是一個又一個。總感覺課文中需要品位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可以指導朗讀的地方也還有太多太多,但課堂只有40分鐘,有很多地方都有蜻蜓點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