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三課時)
課前思考: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而現代京劇在對傳統京劇進行變革的基礎上,更講究唱詞的優美和內涵。但京劇離我們學生還是比較遙遠的,更別說樣板戲的名稱了,我想課前就要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京劇和樣板戲,了解書上這段唱詞的大背景,這樣在上課時讓學生自己介紹,也許效果會更好。另外,教師在課前必須找到書本上《臨行喝媽一碗酒》的錄象,讓學生跟著學唱,更能體現國粹的優美。姚老師的“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無祖不立,無師不傳。 名師出高徒。 藝多不壓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春。(春:指行話) 寧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 藝人的肚兒,雜貨鋪兒。藝高人膽大,膽大人藝高。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高。 拳不離手,唱不離口。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過,為你將來成人。 要想學好藝,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當時就受氣。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玩藝兒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練到老,唱到老,學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真的不錯,可以給學生更多拓展的空間了。
《幸福》應該讓學生在反復誦讀情況下,再讓學生續寫,應該不是問題,但要注意讓學生寫積極向上的內容。
課前思考:
本次口語交際的訓練目的:培養學生敢于說“不”;學會拒絕別人時態度誠懇、理由充足、不卑不亢。訓練重點:訓練學生當別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應當拒絕;獨立思考,是非明確,能聽清楚別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拒絕時語氣要婉轉,態度要誠懇,要說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對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絕。訓練過程:談話導入,明確目標。創設情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交流。立足生活,拓展延伸。
教學反思: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可適當拓展一些諺語,豐富學生的知識。《幸福》重點不在續寫,而是讓學生將自己續寫的部分跟原作連在一起誦讀,看看有什么感受。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文化知識,并通過對比讀來讓學生在誦讀時更加有感情。口語交際創設情境讓學生去議一議,看看應該不應該拒絕,怎么樣拒絕,再在同桌互說的基礎上,分角色去演演。指導時,要特別注意在什么情況下應該拒絕,在拒絕時要有禮貌,說話在得體,說話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等。
資料: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叢中采蜜,雖然只是為了那一點點的花蜜,但是,它們會不遠千里地飛向開花的地方。它們的辛苦勞動就是為了釀出那一丁點兒甜甜的蜜,讓人們吃后感覺到一絲絲清涼。所以,它們整天都在“嗡嗡”地歌唱。
河流的幸福,在于給人們供應水資源。在夏天,氣候干燥,讓人熱得受不了。自來水工廠的工人就從小河里提取出清水,來給人們解渴、消熱。所以,小河整天都在“嘩嘩”的流淌。
小鳥的幸福,在于在樹叢里捕捉害蟲,讓果樹茁壯成長;讓人們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有收獲。所以,鳥兒總愛在大樹上自豪地放聲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