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三課時)
我的幸福在于在學校幫助同學,哪怕是借一支鉛筆、一塊橡皮,雖然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會因此事而感到快樂。所以,我總是在幸福的海洋里自由飄蕩。
教學反思:
京劇《紅燈記》離學生比較遠,在課上我給他們介紹了相關的資料,他們也交流了自己所查到的資料,這樣他們才對國粹有所了解,也知道了故事的歷史背景,并且我讓學生看了《臨行喝媽一碗酒》的京劇片段,從而對理解呢段唱詞有了很大幫助: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鳩山設宴和我交“朋友”,千杯萬盞會應酬。 時令不好風雪來得驟,媽要把冷暖時刻記心頭。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來往“帳目”要記熟。困倦時留神門戶防野狗。煩悶時等候喜鵲唱枝頭。家中的事兒你奔走,要與奶奶分憂愁。學生能結合時代背景把唱詞中蘊涵的含義基本講明白了。
“誦讀與感悟”,就暗含了教學的基本策略。所以,教學時可以此為抓手,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中,有所感悟,然后遷移到續寫中。所以在教《幸福》時應該讓學生在反復誦讀情況下,再讓學生續寫,應該不是問題,并且注意讓學生寫積極向上的內容。在教學現代詩時把學生帶入這個散文詩的內容,用詩的目光來讀來思,然后要求用詩或者散文詩的形式續寫三個以上片段,加上開頭結尾,結果便是學生創作出了很美的詩、散文詩。
教學口語交際時也和王老師一樣,創設情境讓學生去議一議,看看應該不應該拒絕,怎么樣拒絕,再在同桌互說的基礎上,分角色去演演。
教學反思:
關于《語文與生活》:這部分學習充分讓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進行語文學習是多么重要。京劇《紅燈記》,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非常陌生,不僅是劇本內容陌生,而且是對京劇這種劇種也很陌生。說實話,我對京劇也不敢興趣。但是,課本中有這樣的內容,非得研究不可。于是,我讓學生事先通過詢問長輩、上網查閱等形式,來研究《紅燈記》,研究課文中這一段唱詞的“弦外之音“。學生因為陌生而感興趣。經過一番準備,有人介紹了《紅燈記》的整個故事背景、情節,有人介紹了《紅燈記》中主要人物的特點,有人帶來了《紅燈記》的碟片
讓大家來真實感受劇本的藝術效果……一下子,原本陌生的變為親切的了。然后再讓學生體會文字中包含的另一層含義,學生顯得信心百倍,因此,便侃侃道來……
關于《誦讀與感悟》:這段優美的文字,學生讀時很投入。他們能夠領會詩歌的精神內涵: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奉獻,方能使心靈豐滿而充實。領會之后,再讓學生說說,“河流”、“蜜蜂”、“小鳥”、“我”的幸福時,學生便開始嘗試著、模仿著用詩歌的語言來加以表述。充滿詩意的語文課堂,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