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導學案
第二課時預習作業:
1、用心閱讀課文,哪些語句深深感動你,在文中做批注。
2、諾貝爾研究炸藥經歷了哪幾個過程?
3、諾貝爾為何能受到人們如此的敬重呢?從中你感受他是一位怎樣的人?
《諾貝爾》(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8-10自然段。
2、品詞析句,從具體的語言中感受諾貝爾熱愛科學、不怕困難、毫不氣餒的科學精神。
3、根據課文內容為諾貝爾寫一百多字的小傳,培養自己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預習反饋:
1、小組交流并朗讀讓人感動的句子。請同伴為你打分。
2、諾貝爾研究炸藥經歷了哪幾個過程?
【溫馨提示:自由默讀課文第3到第9小節,小組合作概括四個過程 】
合作探究:
1、品文析句,感悟諾貝爾“百折不撓”的精神:
同學們,閱讀課文第3到第9自然段,我們感受到諾貝爾把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到發明炸藥事業中,作為科學家的他身上有著怎樣的精神品質?
【溫馨提示:抓住關鍵詞,品讀重點句段。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呢?】
(1)1864年6月3日,諾貝爾實驗室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灰燼。諾貝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氣餒。
(2)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到1867年的秋天,終于制造出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黃色炸藥。
(3)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
2、補充資料。
弟弟埃米爾經常在實驗室里協助哥哥制造硝化甘油,有時諾貝爾不在時他就代替哥哥的工作。他為自己有個發明家的哥哥而感到驕傲,他決心將來也做個像哥哥一樣的發明家。……
好心的人們在廢墟里找到了4具燒焦了的尸體,其中就有性情溫和、頭腦聰明、辦事認真的埃米爾。 ……
他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死寂。父親躺在床上,兩眼失神地盯著天花板,母親的哭泣聲斷斷續續從廚房傳來。……
——節選自《炸藥之父 永遠的諾貝爾》
【溫馨提示:閱讀下面一段資料,你又有什么收獲?是否對諾貝爾了解的更透徹了?展開想象:他回到家里。悲痛欲絕的父母對他會說些什么?】
3、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
同學們,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諾貝爾在發明過程中雖歷經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絕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表達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