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6單元導學案
《天火之謎》(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實驗的科學精神。
3、根據圖片提示復述風箏實驗的經過。
預習反饋:
小組交流:
1、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 揭開雷暴的秘密,解決了人們心中的疑團。那么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步驟是什么?
2、富蘭克林為什么能揭開雷暴的秘密,他具有怎樣的精神?
合作探究:
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解開了天火之謎,下面就讓我們回到256年前,去看看富蘭克林的試驗過程。
1、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簡要概括富蘭克林做試驗的過程。
(溫馨提示:將長長的課文讀短,這是一種能力,相信你能行。建議從以下問題入手a、實驗這天,天氣如何?(這是實驗的條件)b、這次實驗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東西?(實驗器具)c、當風箏飛上了天,富蘭克林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說了什么?(實驗經過))
2、品讀句子:
“一片烏云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發沖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
(溫馨提示:從“怒發沖冠”這個詞你看到了什么?從“!”你讀出了什么? )
“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
(溫馨提示: 此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危險嗎?你從哪些字詞感受到了?)
3、感悟富蘭克林偉大的科學精神。
(方法小貼士:我們曾經學過許多寫人記事的文章,我們感悟人物精神、品質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心理等方面描寫。感悟富蘭克林偉大的科學精神,我們不妨也來學一學。)
4、朗讀指導:同學們,領悟了偉大科學家富蘭克林不怕危險的科學實驗精神,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一片烏云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發沖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 ” (體會富蘭克林那驚奇發現的心情)
富蘭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電’了!”(體現富蘭克林成功的喜悅)
當堂檢測:
1、按要求寫句子。
(1)人們習慣地認為,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為一談呢?
(改為陳述句)
(2)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種可怕的東西(改成反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