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學設計及反思
深化中心 深化認識,激發課外閱讀名著的興趣 學有所悟 教 學 反 思 : 《少年王冕》這篇課文講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小時候家境貧寒,母親不得已讓他棄學放牛,王冕自學畫畫并成為畫荷花的高手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并學習王冕的勤奮好學和孝敬母親的品質。仔細研讀這篇課文,少年王冕的人物形象貫穿始終。于是我以“少年王冕是個怎樣的人?”為主線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授之以漁,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即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來進行分析。如何讓少年王冕走進學生的內心,使學生真正從王冕身上受到震撼和啟示,這是我這節課教學的重點。經過反復思考,我把這節課定位于品讀語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品味語言文字,引導自主感悟。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實踐,將教材所提供的語言材料轉化為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動態過程。其中的轉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自主的閱讀,自能的感悟,自動的內化。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反復品讀感悟,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教學母親與王冕的對話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母親的心情。學生抓住“耽誤”、“實在”“只好”等詞,發表各自獨特的見解與感受。體會到母親當時心中的難過、內疚。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王冕是不是不想去學堂讀書了,談談你的看法。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各抒己見,充分感受到了一個勤奮好學、懂事孝順的王冕。在分析王冕的行動時,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文,劃出讓你感受最深的語句,談談你的體會。學生在剛才學習的基礎上,已經能夠學法遷移,抓住重點詞語來品味、感悟。有的孩子抓住“腌魚臘肉”體會到貧窮的王冕即使面對難得享受的美味佳肴想到的還是他的母親,真是個孝順的孩子。有的抓住“點心錢舍不得花”體會到王冕勤奮好學。最令我驚喜的是有個孩子抓住了“總”這個字眼。他說:“總字說明王冕每一次都是如此記掛著母親。有時,我也會難得孝敬母親一次,但與王冕相比實在是差遠了。一次兩次的孝順很簡單,長期的孝順就很不簡單了,王冕的孝敬令我震撼和感動。”此時的王冕形象就高大、豐滿起來。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挖掘、品味,思維激活了,感受豐富了,表達欲激發了,情感也提升了。 2、著眼朗讀教學,強化朗讀訓練。新課程理念背景下,朗讀被賦予十分重要的任務.。這節課我將朗讀訓練貫穿于閱讀教學始終,落實到每個環節,做到學前讀,學中讀,學后讀。讀的形式多樣,有默讀、輕聲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特別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如:指名學生讀王冕的話,讀后我巧妙地點評:“王冕的語氣有些沉重,母親心里要不好受了。誰來安慰一下母親。”學生恍然大悟,改用故作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這樣不僅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水到渠成地讓學生體會到王冕的善解人意、體貼孝順。再如文中有一段雨后美景的描繪,學生初讀后發現了其中色彩的美,我便激勵學生:“誰能把色彩的美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讀后,我評價:“讀得真流利,同學們,你們的眼前浮現這些色彩了嗎?”學生心領神會,重點突出描寫色彩的詞,美美地讀了起來。還有學生想讀出荷花的美,我引導:“雨后荷花特有的美,老師想你的朗讀中感受到。”學生抓住了“雨水點點”“晶瑩透亮”,讀出了獨特的感受。這樣,整節課,通過扎扎實實的朗讀訓練,,表情達意地再現文本的內容,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