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及介紹
②學習課文9-11自然段
你還從哪讀出左宗棠愛國、剛強、堅韌、不屈不撓?
引導學生答出:左宗棠抬棺出征。這部分內容在9——11自然段。
a左宗棠收復新疆用了兩年時間,這兩年中有血雨腥風的戰斗,有和敵人巧妙的周旋,還有與沙漠惡劣環境的抗爭。但作者沒有寫這些,卻偏偏選取了哪個這個材料,這是為什么?
(抬棺出征這個事例太典型、太打動人了。)
b抬棺出征這個愛國舉動,感動了全國人民。請同學們默讀這一部分,把最能打動你的詞句畫出來,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注。一會兒以朗讀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c指名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a評讀。
b重點指導體會
然而這個剛毅堅韌的湖南老人,面對兵馬疲憊、糧餉匱乏、運輸艱難等困難重重,仍信心百倍。他肩負著國人的重托,胸中燃燒著正義的烈火,率領六萬湖湘子弟兵,悄然離京,馬不停蹄地趕往千里之外風塵滾滾的戰場。
臨出發時,左宗棠便鄭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復新疆失地的征戰中死去,就用這口棺材收斂他的尸體。
c質疑;
此時此刻,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左宗棠?
學生可能提出:左宗棠為什么你面對重重困難,還這樣信心百倍呢?你為什么要抬著棺材上前線?
d角色換位:是啊,我們有這么多的疑問,左宗棠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出
我們得到的是全國人民的支持;我們是保衛自己的國土,是正義的,敵人是侵略者,正義是永遠能夠戰勝邪惡的;我相信自己的部下是最有戰斗力的,因此有勝利的把握。抬棺材上戰場表明了我決不向外敵低頭,不趕走侵略者決不還朝的決心。
e教師激情導讀:
是啊,從你們的發言中,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一個年愈七旬的老人那顆劇烈跳動的愛國心,那份赤子情,那種為了正義、祖國領土統一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面對左宗棠視死如歸的決心,在場的官兵
怎么樣?——學生接讀
f看圖,此時此刻,看到這口黑漆漆的棺材,西征的戰士們會怎么想?面對強敵,他們又會怎么做?(在這口棺材面前,官兵們紛紛發誓一定為國奮勇殺敵,保衛國土,讓父老親人放心。在強敵面前,他們個個勇往直前,決不后退,如下山的猛虎,殺得敵人片甲不留。)
g伴著戰馬的嘶鳴、伴著這響徹云霄的喊殺聲,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西征大軍的身旁,親眼目睹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壯舉。指名讀。
③學習課文13自然段
你還從哪讀懂左宗棠愛國、剛強、堅韌、不屈不撓?
a引導學生認識到:左宗棠憑著滿腔的愛國熱忱,收復了新疆失地,而且,他憑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為新疆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種樹是左公建設新疆中最典型的事例。
b補充資料:他的朋友楊昌浚到西北為他籌備軍務時本以為會看到王之渙《涼州詞》中描繪的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課件,學生齊讀),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片片樹林,寫出了:“新栽柳樹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詩句。(出課件,學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