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及介紹
除了種樹,左宗棠在新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小結:學到這,我們從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新疆;植樹造林,建設新疆的壯舉中,從幾萬將士與侵略者的戰斗中,強烈地感受到什么?(愛國情、赤子心)
(2)回讀第十四自然段
①引讀第十四自然段:聽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們再次凝望它。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
②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作者已經把柳樹看作了愛國將士,看到這柳樹,就仿佛感受到了像左宗棠一樣的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所以說它是精神之樹。因此對它產生了景仰之情。
朗讀。指名讀。
③解題:
此時的“左公柳”僅僅是那棵柳樹嗎?
引導學生認識到: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新疆和建設新疆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3.總結談話 布置作業
(1)左公雖去,道柳尚在。這柳樹承載而且延續了左公及愛國將士們的精神氣節。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質。文章學到這里你有哪些收獲?例如:
①寫人的文章要選取典型事例;
②在寫人的時候,要通過語言、神態、動作來刻畫人物;
③左宗棠的愛國精神讓我特別感動,真值得我學習;
④要學習左宗棠這種勇于堅持己見,挺身而出的精神;
(2)布置作業:
①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寫人的文章要選擇典型事例,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來刻畫。
②今天作業的第二項請你用這種方法,通過一件比較典型的事來寫寫你身邊一個人的特點。
板書:
左公柳
左宗棠事跡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典型事例
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語言神態
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
*23鄭成功收復臺灣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認識鄭成功的愛國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2.指導學生認識生字“憎、廈、艦、踞、銘、撰”;積累“憎恨、盤踞、銘記、撰寫、千軍萬馬、張牙舞爪、走投無路、”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認識鄭成功的愛國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多愛國將領、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同學們通過讀書讀報、看電視、聽廣播、網上沖浪,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說說你了解了他們中的哪些人?哪些給你的印象最深?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文章,它介紹的是——板書課題《鄭成功收復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