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
引導:①腌魚臘肉,舍不得吃是為了留給?(母親)
②而王冕這樣的行為,是一次,二次嗎?從哪個詞能看出來?(總)母親吃著這些“腌魚臘肉”,心里必然是暖烘烘的。
(2)“勤學”
▲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里買幾本舊書。白天牛吃飽了,王冕就坐在柳樹陰下看書。
①“點心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早點錢?舍不得花,那就是說每天都要“餓肚子”,這樣積攢多長時間,一兩個月,省下來的錢才能買幾本舊書。
②可見這點心前者是少之又少。但就是這樣,王冕也要把早點錢省下來,讀書對他來說,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③他為什么要這么勤奮好學?(因為他想讀書,他想改變命運。)
是啊,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替秦家放牛一輩子。所以啊,這背后,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啊。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到:“古人說‘人在畫圖中’,真是一點不錯。可惜這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下來。”隨后轉念又想:“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己畫幾筆?”
王冕有細致觀察、善于發現美的一雙敏銳的”眼睛“。這也正是他為什么一個放牛娃能成長為畫家的一個原因。
▲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攢下來的錢托人到城里買些顏料,學著畫荷花。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以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的。
引導:王冕的畫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畫荷花這么好,主要是努力的結果。課文中只寫“三個月后便大有長進”, 同學們能不能想象出王冕為了畫好荷花,都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努力嗎?為了畫好荷花他可能……可能……也可能……?真是勤奮刻苦啊
(二)思路結構
師:課文是通過哪幾件事情來表現王冕孝順、勤奮好學的品質的呢?請大家看板書(師畫出思路結構圖)
師小結:課文以“少年王冕”為題,重點寫了王冕棄學放牛,立志學畫這兩件事。課文的字里行間都表達了王面對母親的孝順,學習的勤奮。
棄學放牛 孝順 勤奮學習
少年王冕﹛ ﹜ 體貼父母
立志養母 勤奮 勤儉節約
師小結:課文通過對“棄學放牛”、“立志學畫”這幾件事情的描寫,表現出了少年王冕“孝順、勤奮”的好品質。
(三)學習價值
同學們,這篇課文咱們就學到這里,那么學了這篇課文,你們從王冕身上學到了什么呢?
(引導:我們不可能向他那樣去放牛、去畫畫掙錢養母親,那我們對父母、長輩的孝順又可以怎樣做呢?)(相機板書:勤奮學習、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勤儉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