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蘇教版小學五語下第三單元教學指導意見
一、多準備,多激發(fā)。 1、開學第一周,我就建議班上的學生購買《上下五千年》,讓學生先有個意識,為閱讀這本書做準備。 2、在班上學生陸續(xù)購買《上下五千年》時,就利用一些可利用的時間講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生自己閱讀《上下五千年》的欲望。 3、推選能說歷史故事的學生進行全班講述,進一步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多引導,多鼓勵。 1、引領學生走進《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閱讀其中一個個歷史故事,就能使我們具體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國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jù)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裁剪,用通俗的現(xiàn)代語言寫出來,不加以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gòu)。《上下五千年》按歷史順序編寫,涉及的時間從遠古到清朝的鴉片戰(zhàn)爭前。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漢達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語言學家,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在寫歷史故事方面,是下過一番工夫的。他把歷史故事作為對:“新語文的嘗試和對舊故事的整理。”他所寫的歷史故事“風格獨特、膾炙人口”。 2、學習第10課《鄭和遠航》和第11課《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后,讓學生再去讀讀《上下五千年》中這兩個故事,讓學生的知識形成沖突,相信學生會對《上下五千年》中翔實具體的故事產(chǎn)生興趣。 3、從《上下五千年》中,你還能找到哪些我們學習過的歷史故事? 三、多陪伴,多請教。 1、師生閱讀,這是最好激勵學生閱讀的方法。我們可以兩個星期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或是一個中午的時間,與學生坐在一起,靜靜地讀讀,這比老師的說要有實效地多。 2、親子閱讀。家長這個寶貴的資源我們不能浪費,熟知歷史的家長可能比我們知識豐富,建議學生回家請教家長或考考家長,既讓學生閱讀了書,還能融和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四、多匯報,多交流。 1、可以全班交流閱讀的歷史故事,還可以與學生個別交流歷史故事;可以是就故事而說故事,還可能評論故事中的人物等,這就能讓學生更深地了解歷史。 2、舉行一系列的活動。如“我講歷史故事”“看成語說故事”等。讓活動促使學生閱讀《上下五千年》。 我們班現(xiàn)在才進行到第一步,最后能不能按我的設想進行落實,還要我們?nèi)鄮熒餐Γ吘归喿x《上下五千年》不是一節(jié)二節(jié)課的事情,應該是一個長期地閱讀,這就更需要我們老師經(jīng)常提醒,經(jīng)常鼓勵,這樣才能讓我們學生堅持到底。 練習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書法在我國的悠久歷史,感悟書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學好書法需要持之以恒,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書法的感情。 2、誦讀與積累旨在鞏固前面所學詞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背誦量,激發(fā)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淀。 3、指導學生讀貼練字,引導學生賞析漢字美,創(chuàng)造漢字美。 4、口語交際旨在培養(yǎng)學生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一、語文與生活 1、讀短文回答問題 (1)理解:一下子明白了。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2)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學了一年就覺得很好”與“磨穿的硯臺”比較,發(fā)現(xiàn)這位青年與老師的差距在哪里?想一想,這位青年會怎么想? (3)得出結(jié)論學習書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2、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談對“練字”的看法 (1) 出示題目:現(xiàn)在電腦普及了,我們不需要花這么大的工夫練字了。 雖然現(xiàn)在電腦普及了,但我們還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練字。 (2) 你同意哪個觀點,請說說你的看法。 (3) 兩個陣隊展開辯論,擺事實,講道理。 小結(jié):書法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書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練人的意志,而且,寫字是衡量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所以,老師也認為雖然現(xiàn)在電腦普及了,但我們還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練字。 3、列舉我國著名的書法家 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歐陽修、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董其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