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五單元教案
2、學習縮寫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適當刪減,做到意思準確、完整,語句連貫通順。3、通過縮寫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感悟人物鮮明的個性特點,激發(fā)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難點課文中的敘述語言改編成人物對話,把人物的特點通過動作、表情彰顯出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視劇《三國演義》、《猴王出世》中精彩片段。
教 學 過 程 (第 1 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一、談話激趣,暢談演技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劇嗎?有沒有看過根據(jù)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xù)劇?在《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四部大型連續(xù)劇中,你最喜歡哪部?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呢?2、據(jù)聞由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影片舉不勝舉,可是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收視率卻最高,于是人們記住了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為什么人們對他們的表演記憶猶新呢?(他們演技超群,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學生對由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是非常稔熟的,以此為話題,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也為課本劇的指導做好鋪墊。二、細讀文本,播放影片,探討演出1、同學們,還記得《草船借箭》中的諸葛亮嗎?請找出描寫他帶領(lǐng)軍士們“霧中借箭“的段落,細細去讀,想象他的動作語言。2、請同學們觀看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精彩片段。3、課文與電視劇演繹的同一故事,但卻風格不同,電視劇與課文有哪些區(qū)別,我們要把課本排成課本劇需要哪些準備呢?師生探討:⑴ 把文中的敘述性語言改編成人物的對話。⑵ 利用提示語加上表情或動作。⑶ 準備些簡單的服裝、道具。編排課本劇不能僅僅停留于課本,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還要進行必要的改編,形象地將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展現(xiàn)給觀眾。三、合作創(chuàng)編,賞析表演1、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自由組合。2、分組創(chuàng)編,感悟角色:⑴ 按照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分組,推選出一名小導演。⑵ 選擇角色,將自己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情了解透徹。⑶ 交流討論各自的角色體驗,小組內(nèi)進行整體性創(chuàng)編。(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安排好各種人物的對白、出場順序以及劇本內(nèi)容。)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而且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討論探究,發(fā)展能力,品味成功4、欣賞表演,評價表演:⑴ 請同學們仔細欣賞表演者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每個神情,看編排是否有創(chuàng)意,準備推選出最佳演員、最佳導演獎。⑵ 分組表演⑶ 評價表演。5、評選最佳創(chuàng)編獎,最佳演員、最佳評論員。6、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多渠道,多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四、拓展延伸,豐富角色形象1、通過這節(jié)課的表演,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同學中有極富表演天才的“小演員”也有善于揣摩文本,能夠把枯燥的敘述性語言變?yōu)樯鷦吁r明的動作、神情的“小導演”。同學們可以在課下找出自己喜歡的文章,編排成課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