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第八冊 第二課 《快樂的舞蹈》教學參考
教 學 目 標1.音樂與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舞蹈音樂,體驗其不同的風格特征,拓展我們的視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風格。在學唱《我和提琴》過程中掌握3/8拍的特點及學習找出曲調中的重復樂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曲式打下基礎。
3.在學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興編創舞蹈使歌舞一體。
4.繼續學吹豎笛。
教 學 內 容
聆聽《馬刀舞》 教學基本要求
1.設問:誰見過騎著馬揮舞大刀打仗的場景?
(電視劇、電影……)
2.欣賞管弦樂《馬刀舞》,這是前蘇聯作曲家哈恰圖良創作的一首樂曲。
設問: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3.師生討論:自己根據樂曲所想像的場面發表各自的見解。(粗略的)
4.細細聆聽:能否把各段音樂所描繪的場景,再敘述得細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點,第一部分是怎樣的場面?中間一段又是怎樣?……
5.把你們想像的場景,用動作跟隨音樂表演出來。
聆聽《新疆舞曲(第二號)》教學基本要求
1.談話導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們大家來唱唱《娃哈哈》,邊唱邊跳。
2.我們來聽一首鋼琴獨奏曲,聽聽樂曲的風格是哪一個地區的少數民族風格音樂?為什么?——欣賞樂曲。
3.學生討論——新疆風格的音樂——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節奏的風格。
4.再欣賞一遍。
設問:鋼琴中的伴奏音型節奏是模仿新疆少數民族中哪件民族樂器?
5.學生討論——手鼓。
6.全體學生輕輕地模仿手鼓的節奏:,為鋼琴獨奏伴奏。
7.小結: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音樂。
聆聽《小步舞曲》 教學基本要求
1.談話:《馬刀舞》表現的是戰爭的場面;現在你聽聽又表現怎樣的情景——初聽樂曲。
2.師生交流所聽樂曲的印象。
3.再欣賞樂曲,教師作簡要介紹:
(1)介紹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與作曲家巴赫。
(2)典雅的宮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錄像(宮廷小步舞曲場面),配合樂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聽)。
5.“舞曲”體裁說明。
6.小結:這兩首舞蹈音樂,描繪兩個時代背景,兩種風格特征。請回家收集本地區的舞曲,我們將在下節課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 教學基本要求
1.音樂知識導入:我們已經唱過很多3/4拍的歌曲,你們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義是什么?它的指揮圖式是怎樣的?
2.介紹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歐洲地圖,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歐。
(2)欣賞《我和提琴》演唱。
設問:從歌曲內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風土人情嗎?歌曲是幾拍子的?
3.學唱歌曲曲調。
(1)看譜聽教師范唱曲調,找出基本重復的樂句。
(2)根據3/4拍的含義,啟發學生講3/8拍的含義。
設問:3/4拍與3/8拍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在哪里?從分析對比中理解3/8拍。
(3)學習3/8指揮圖式,并用指揮圖式自學曲調的第一、三、五樂句。教師指導的重點是學習起拍及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4)流暢地唱好曲調(強弱弱節奏要鮮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塊表示樂句的基本重復。
4.學唱歌曲:
(1)再聽范唱→第二次時學生輕聲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