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第四冊全冊教案
教學后記
教學內容第七課 先輩們唱過的歌課型
教 學
要 求通過學唱先輩們唱過的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教
學
分
析
重點能感受并表達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難點
關鍵
教 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 時第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學唱《酸棗刺》教材分析:全曲短小精悍,主要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采用領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具有一呼百應、此起彼伏的效果。情緒活潑天真,堅定樂觀,反映了當時根據地兒童與全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蔑視和抗戰必勝的信心。一、聽唱歌曲。教師范唱《酸棗刺》后提問:歌曲的意思是什么?二、觀看影碟。教師播放故事片《小兵張嘎》片段。三、聽歌走步。 教師帶領學生隨著歌曲的節奏與情緒踏步。要求:抬頭挺胸、精神飽滿。可以反復練習。 四、演唱歌曲。 熟練上面踏步后,教師和學生邊唱歌邊踏步并反復體驗歌曲情緒。演唱時教師可啟發學生根據歌詞的詞意與音樂的情緒創編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 五、鞏固知識。 演唱歌曲時,復習鞏固段落反復記號的用法。 六、介紹作者。 學生在一段鼓舞人心的歌曲學習后,教師簡介曲作者:冼星海。
教學后記
教學內容
共產兒童團歌課型
教 學
要 求通過學唱先輩們唱過的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教
學
分
析
重點能感受并表達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難點能根據歌詞的詞意與音樂的情緒創編身體動作。
關鍵
教 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 時第二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學唱《共產兒童團歌》一、看看。觀看課件電影片段《紅孩子》,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共產兒童團的精神風貌。二、聽聽。教師范唱《共產兒童團歌》。注意要唱出進行曲的風格。三、動動。聽賞鋼琴變奏曲《共產兒童團歌》并做律動。先請學生聽著鋼琴曲,然后學習先輩們扛紅纓槍的那種樣子,挺起胸膛,步伐整齊的做行進動作。再聽辨《共產兒童團歌》的主旋律共出現了幾次?跟隨每遍不同的音樂做不同的律動。四、唱唱。通過兩遍聽賞活動,學生已熟悉主旋律,為學唱歌曲作好了鋪墊。教師先有節奏地帶讀歌詞,再請學生輕聲跟唱歌曲。演唱形式可多樣化:有問有答,有領有合。五、比比。教師讓學生在前面律動的基礎上再加上一些與歌詞意境一致的動作,邊唱邊表演,分小組競賽,比一比哪組表演最符合歌曲的精神與情緒。六、憶憶。教師讓學生演唱《小列兵》,讓學生感受此曲與《共產兒童團歌》的異同。七、編編。教師出示固定節奏,啟發學生創編班隊紀律歌曲,并填上自編歌詞。
教學后記
教學內容賣報歌課型
教 學
要 求通過學唱先輩們唱過的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教
學
分
析
重點感受并表達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難點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鑒賞判斷用手勢表達。
關鍵
教 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 時第三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學唱《賣報歌》《賣報歌》的創作故事:聶耳在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工作期間,結識了一個名叫“小毛頭“的報童,了解到報童生活的艱苦,聶耳以小毛頭作原型寫成《賣報歌》。聶耳還特地請小毛頭扮演劇中的報童,并在過場戲中唱了這首歌。此后,《賣報歌》傳遍全國,久唱不衰。一、聽聽做做。教師播放音樂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請學生仔細聆聽并提出要求:在聽到故事中歌唱《賣報歌》的音樂有漸漸慢下來的地方請用手勢表示出來。目的是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鑒賞判斷后,用手勢表達所感受到的音樂速度的變化。二、試試唱唱。請學生試著模仿故事中歌唱《賣報歌》的音樂處理速度的變化進行演唱。旨在把渴望光明的情緒唱出來。三、唱唱想想。師生輕聲跟唱。教師啟發學生想想:小毛頭在雨中叫賣報紙的心情是怎樣的?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語氣的變化來表達歌曲的情緒。四、演演唱唱。熟唱歌曲后請學生根據歌曲情節進行表演唱。五、談談找找。優秀作品離不開優秀作曲家的精心創作。簡介作曲家聶耳的生平,請學生課后查找《賣報歌》的由來、聶耳的故事、聶耳的作品、聶耳的出生年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