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教學過程:
一、 聽賞與跟唱《郵遞馬車》
1、播放歌曲《郵遞馬車》,學生拍手進教室。
2、導入
師:大家猜猜,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馬車聲響,學生猜出是馬蹄聲。)
師:對,馬蹄聲兒清脆嘹亮,我們面前來了一輛“郵遞馬車”。展示馬車畫面,揭示歌曲題目《郵遞馬車》。
3、聽賞歌曲
師:我們來聽聽郵遞馬車歡樂的歌聲,邊聽邊想想歌曲是怎樣的情緒?
播放歌曲《郵遞馬車》,聽完后師生交流,說說歌曲的情緒。
(輕快、活潑的情緒)
4、音樂活動參與
① 用打擊樂器參與伴奏。
師:根據歌曲描寫的意境和情緒,你認為選擇哪種打擊樂器為這首歌曲伴奏比較適合?為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如:選擇雙響筒進行伴奏,國為它可以模仿馬蹄聲;選串鈴為歌曲伴奏,因為它的聲音像馬鈴聲,能為歌曲增添歡樂、熱烈的氣氛……
播放歌曲《郵遞馬車》,學生自主選擇打擊樂器,嘗試為歌曲伴奏,并試著將伴奏音型記下來。
再次播放歌曲,學生一邊跟唱一邊用雙響筒、串鈴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② 身勢伴奏。
師:剛才我們用打擊樂器參與了歌曲伴奏,現在大家嘗試用身體的動作參與歌曲伴奏。
出示身勢節奏譜,播放歌曲,學生隨樂自由練習身勢節奏。
(1~16小節選用)
(17~32小節選用)
學生聽音樂一邊跟唱一邊用身勢伴奏,還可以自由加入其他的動作進行表演。
二、學唱《鈴兒響叮當》
1、導入
師:快樂奔馳的郵遞馬車給我們送來了神秘禮物。
出示裝有歌曲《鈴兒響叮當》二聲部旋律的兩個信封。
2、學唱旋律
師:原來馬車給大家送來了好聽的旋律,讓我們來唱唱。學生先分聲部合作視唱旋律,然后展示,并評評哪個聲部唱得比較好。
師:我們試著將這兩條旋律合唱出來,聽聽效果如何?
學生唱完后說說聽到的合唱效果,如聲音和諧好聽、音響豐富等。
3、聆聽范唱
師:對,合唱給大家帶來了美的享受,讓我們一起來聽賞合唱歌曲《鈴兒響叮當》。邊聽邊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 你聽出歌曲有幾個聲部?
② 哪一部分我們剛才唱過?
③ 在歌曲后半部分,哪里兩個聲部完全相同,哪里聲部又不一樣呢?
播放歌曲《鈴兒響叮當》,學生討論后回答問題。
4、學習歌譜
師:請嘗試與伙伴們一起自學歌曲后半部分聲部不同的兩個樂句。
學生自主學唱歌譜并試著合唱。
師生合作演唱這兩個樂句,老師唱高聲部,學生輕聲唱低聲部。
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注意邊唱邊聆聽另一聲部的演唱。
5、學唱歌詞
先朗讀歌詞,后隨琴分聲部學唱歌詞。
合唱時,引導學生邊唱邊聆聽對方聲部的聲音,盡量使兩個聲部和諧統一。
三、表現歌曲。
1、體驗情緒,激情演唱
師:歌曲描寫了小朋友坐雪橇滑雪的歡樂場景,你認為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回答。如:歌曲的情緒是熱烈歡快的,應該用明亮、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
師:讓我們用美好的歌聲來表現小朋友坐著雪橇滑雪的、歡樂熱鬧的場面!
2、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樂器與伴奏音型(碰鈴、雙響筒、串鈴等都可以)為歌曲伴奏,使氣氛更加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