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3.能在地圖上標出玉溪、麗江和西雙版納,能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教學重點:
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有韻味地演唱《猜調》
教學難點:
辨認兩件少數民族樂器的音色特點并感受《金風吹來的時候》的基本情緒。
教學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學生分組收集云南少數民族歌、舞、樂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
1.民歌組,將學生按照民歌組、樂器組、舞蹈組排列座位
2.學生分組介紹課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樂器等資料。
3.教師歸納并播放課件。
二、學唱云南民歌《猜調》
1.導入
師:云南是中國擁有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剛才民歌組的同學為我們介紹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云南民歌,今天我們來唱一唱云南的少兒歌曲。請聽!
2.聽賞《猜調》
3.提問
(1)歌聲在問什么,你能否嘗試模仿。
(2)這首歌運用了聲樂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種?
(生:對唱)
教師小結:這是一首云南兒童游戲時對唱的歌,歌唱時因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了喚起對方的注意,并激起對方感情上的反應,所以往往開始先唱一個長長的引腔,再唱主要內容。通過一串串問題,雙方以對、答的形式展開活動,問得巧,答得妙,妙趣橫生。
4.學唱歌曲
(1)師生以對答形式學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譜)
(2) 跟伴奏唱歌詞。
(要求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注意與十六分音符對應的歌詞要唱清楚。)
(3) 加入前倚音演唱。
師:歌曲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生:(歌曲結尾處加入倚音,表現出對歌雙方自信、得意的情緒,生動地表現出兒童頑皮、可愛的性格。)
(4) 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師問生答,生問師答,一問多答,多問一答等等。)
5.猜謎活動
(1) 學生分組討論。
(設計謎語并用對歌形式表現。)
(2) 學生參與表現。
(分組進行對答游戲。)
三、聽賞《金風吹來的時候》
師:云南山水秀麗,少數民族眾多,在長期的勞動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許多獨特的民族音樂和樂器。唱完了云南的歌,讓我們來聽聽云南的音樂吧!
1.初聽《金風吹來的時候》
2.交流感受
3.介紹樂器
出示樂器圖片:葫蘆絲和蘆笙。
簡單介紹這兩種樂器,并播放兩種樂器演奏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兩種樂器的音色及特點。
4.復聽
(1)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是什么?
(2)樂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情緒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嗎?
5.參與表現
(1) 介紹云南少數民族——傣族
傣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歌舞是他們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內容,傣族舞舞姿優美。婀娜多姿,不僅能展現少
女的美妙身段,還能體現男子漢的氣魄和內在的溫柔。
(2) 云南音樂之旅音樂會
① 學跳傣族舞。
(男生做吹葫蘆絲狀,女生跳傣族舞)
② 學生圍成圓圈隨著《金風吹來的時候》的優美旋律,進行舞蹈表現。
四、課堂小結
云南的歌美、樂美、舞美,多少年來,在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數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謝同學們,是你們課前準備的豐富材料讓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很多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不斷努力探索,繼承和發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將它們發揚光大。
第四單元 豐收樂
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