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美麗,到聽賞《豐收鑼鼓》,我們一直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讓我們再次隨著《豐收鑼鼓》的音樂跳起來吧!
播放音樂,在歡快的歌舞中結束本課。
第五單元音樂家貝多芬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歡樂頌》的一個聲部,并能與他人用明亮、熱情的合唱來表現歌曲的情緒。
2.能學會演唱《土撥鼠》,并能用柔和的聲音、平穩的氣息表現歌曲情緒。了解詞典作者歌德與貝多芬。
3.在聽賞、演唱活動中,感受大、小調式的調性色彩;了解大調式的音樂比較明亮,小調式的音樂比較柔和,知道大、小調式的音階組織形式。
教學重點:
感受大、小調不同的調性色彩。
教學難點:
知道大、小調式的音階組織形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歡樂頌》
1.演唱歌曲
師: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作品《歡樂頌》我們已經在上節課中學會演唱了。你能唱唱這首世界聞名的歌曲嗎?
(學生演唱歌曲)
2.說一說
(1) 說歌曲表現的思想。
師:音樂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的思想。你覺得《歡樂頌》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
(學生說《歡樂頌》表現的思想。)
師:這部作品表達了人類尋求自由的斗爭意志,并堅信這種斗爭最后一定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人類必將獲得歡樂和團結友愛。
(2) 說歌曲表現的情緒。
師:歌曲表達了什么情緒?
(學生說歌曲表現的情緒。)
3.再次演唱歌曲
師: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氣勢磅礴的歌曲呢?
(學生用明亮、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學習《土撥鼠》
(一) 學習歌詞,了解歌德
1. 講《貝多芬與歌德》的故事
師:貝多芬不僅為皇室貴族們創作歌曲,而且也為平民創作了許多好聽的歌曲。他曾與德國著名的文學家歌德有過多次合作,但是兩人一直沒有機會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一段有趣的故事吧!有請小博士!
(課件播放:同小博士講述的《貝多芬與歌德》的故事。)
(學生觀看動畫,了解歌德,知道貝多芬與歌德的故事。)
師:歌德性情溫和、舉止莊重,有著與貝多芬完全不同的性格。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喚自由,歌頌反抗,這與貝多芬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兩人一起寫了這首反映流浪人們生活的歌曲——《土撥鼠》,流傳至今。
2.聆聽歌曲
師:土撥鼠又叫旱獺,當時流浪的人常隨身帶著它到處流浪,他們生活艱辛,相依為伴。讓我們來聽一聽歌中的人正過著怎樣的生活?
(學生聆聽歌曲《土撥鼠》,聽后談感受。)
3.默讀歌詞
師:哪些詞語讓你有這樣的感受?讓我們通過歌詞來了解。
(師展示歌詞,用歌曲《土撥鼠》配樂。)
(學生默讀歌詞。)
4.說一說
(學生講述自己對歌詞的感受。)
5.朗讀歌詞
老師彈奏《土撥鼠》的旋律。
(學生有感情地隨著音樂朗讀歌詞。)
(二) 學習旋律,了解小調調式
1.“填終止音”游戲
師:請你默唱音樂,覺得旋律應該落在哪個音符上才有結束感呢?
(學生隨著老師的琴聲默唱音樂,即興唱出半終止與終止音。)
2.視唱全曲
師:落在6音上,感覺最好是嗎?那請你唱唱旋律,留意旋律中出現得最多的是哪個音?老師用鋼琴彈奏《土撥鼠》。
(學生視唱《土撥鼠》樂曲。)
師:歌曲中最多的是6音,在結束的位置使用的也是6音,這樣的樂曲給你怎樣的感覺?
(學生再次視唱《土撥鼠》樂曲,說說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