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四單元第一課教案
上交
情況
全批全改
批改時間
12月3日
講評時間
12月3日
典型
問題
記錄
17.(1)秦國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糾改
措施
(1)自我糾正(2)互相糾正
(3)小老師指導(4)教師講解
百 家 爭 鳴
課 時
總第58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設計者
呂建忠
授課時間
12月3日
教學目標
知識
與
技能
1、能識別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們的代表思想。
2、能說出百家爭鳴局面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過程
與
方法
1、通過歷史資料的搜集、分析和運用,提高獲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養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
態度
與價
值觀
1、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
3、樹立自主創新意識及正確對待人類文化遺產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孔子的思想主張。
教學難點
諸子百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教學方法
本節內容理論性較強,頭緒紛繁,學生不易讀懂,因此在學法上采用粗讀、精讀、研讀“三步讀史”,以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從歷史和現實生活中體會諸子百家的主張及其深遠影響。同時,根據本課課標,結合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采用了合作學習法、問題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 學 過 程
教學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生成記錄)
導入(2)
展示一組人物肖像。
(熱身活動)
猜猜他們分別是誰?
以直觀的圖片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
講述:他們就是活躍在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的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我們這節課就來領略這些先輩們的風采。
歷史背景
(3)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學會從教材中獲取信息。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概括性的描述。
(自主學習)
1.百家爭鳴發生在什么時期?
2.百家爭鳴產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簡要了解百家爭鳴產生的歷史背景,學會從教材中獲取信息。
主要學派
、思想家及其主張
(5)
提問:當時有哪些主要的學派?這些學派的主要觀點或主張是什么?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材,完成表格填寫。
(合作學習)
結合課文知識,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面表格。
學派
代表的思想家
所處的時代
主張或觀點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通過列表歸納比較的方式,使學生對諸子百家思想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從教材中獲取、運用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孔子與
提示:從政治思想、教育理念兩個方面來分析。
組織學生閱讀書中的小故
勤于思考)
諸子百家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遠的是哪一位思想
通過思考討論、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形式,按照理性分析——感性體
教學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生成記錄)
儒家思想
(12)
事來體會“仁”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