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教案
三、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
第一課 人猿相揖別
(一) 站立起來的祖先
1、 關于人類起源的傳說
2、 直立行走是區分猿與人的重要標志
3、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4、 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時期的時代
5、 中國最早的人類:云南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二、“北京人”的足跡
1、 出現的時間、地點和特征
2、 使用天然火,火的作用。
3、 群居生活
4、 山頂洞人的概況
5、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表現
(二)聯系反饋
四、教與學的過程
同學們,很久以來人們對人類的產生都非常困惑,無從找到答案。你們聽說過那些有關人類起源的傳說故事嗎?
[學生回答后,加以總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四頁,思考:]
1、 古猿下地發生了哪些變化?
2、 直立行走對人類體制產生了哪些影響?
3、 猿手和人手有什么區別?
4、 你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師生共同討論分析以上問題,取得共識,避免說教。]
[觀察、閱讀教材第6頁“古人類分布圖”,思考如下問題:]
1、 古人類生活的區域?
2、 這些區域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3、 人與自然的關系?
通過以上討論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并對所學的知識及以拓展。
[學生模擬表演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一天。]
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了解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狀況及特征。
然后找學生歸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區別?或者說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地方。
最后進行知識檢測,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
[作業]
繪制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一天活動的草圖。(注意體現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特征和區別)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基本概念:原始農業、畜牧業、生產工具、磨制石器、定居生活、農業村落、精神家園;②世界主要農作物和馴化動物的起源地;
③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區、生活的環境、生活和生產方式;
④新石器時代人們的精神生活(藝術、初步的科學知識、宗教信仰、圖騰崇拜)。
2.能力目標:
①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社會生活變化的基本線索,明確農耕、畜牧、定居是人類在史前時代的巨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