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傳說故事及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考證與推測,了解傳說故事體現出的史料價值。
2.理解古老的神話傳說也是先民精神世界的體現和文化成就的反映。
3.通過學習我國古代炎帝和黃帝的故事,了解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始祖的原因。
4.通過學習大禹治水的傳說,了解我國古代人民同洪水等自然災害作斗爭的歷史和抵御災害的措施。
●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始祖。
教學難點: 如何看待傳說時代的歷史傳說與現在考古發掘成果的關系。
●教學方法
(1)自主式學生學習。
(2)討論式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計算機教室等。
學與教的過程
(新課導入)
建議一:傳說故事導入
啟發學生講故事導入。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知道的中外神話傳說故事,然后導入新課。如可以在上節課結束時要求學生去搜集中國和世界的史詩和傳說故事。哪個小組搜集多,哪個小組故事講得好,進行評比。
建議二:復習導入
教師是否可以這樣設計:“學習了這一單元的前兩課之后,伴隨著考古學家的考古發掘和歷史學家的研究推斷,我們了解了一些史前社會先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然而在當時,由于人們還沒有創造文字,當時的人們還不能以文字來記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講述著他們的前輩們的故事,就慢慢地形成了故事傳說。我們將在第三課中從人們的傳說故事中,進一步了解史前社會的方方面面。”
建議三:問題導入
教師給學生提出問題:“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們將從人們口耳相傳的傳說故事中去學習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社會歷史。你們覺得傳說故事可信嗎?為什么?”(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有關知識來判斷)學生稍加討論后,教師可說:“相信通過我們對第三課的學習,同學們會得到更滿意的答案。”
【活動】要求學生搜集中國和世界有哪些英雄史詩?看哪一組搜集多?
【課件展示】古代希臘《荷馬史詩》
古代西亞《吉爾伽美什》
古代印度《摩訶婆羅多》
中國藏族《格薩爾王傳》
【活動】老師要求我們四組同學每組用3分鐘時間講一下每一部英雄史詩的故事梗概,看哪一組同學講得更好?
學生講故事略(盡可能以讓學生講故事的形式來完成這部分的教學)
【提問】我們上一節課已經學到了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中國北方的半坡氏族文化遺址,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一樣,已經有了原始的經濟生活和原始的精神生活,為什么我們的先輩們卻把自己的共同貢獻歸到一二個英雄的身上呢?
【敘述】傳說時代又稱英雄時代,歷史上又稱“軍事民主制時期”,是氏族制度逐漸走向解體的時期,是野蠻時期向文明時期過渡時期。用恩格斯的話說:“一切文化民族都在這個時期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在當時生產力很落后的條件下,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需要有強有力的人物來領導,才能夠齊心協力,戰勝自然。同時,隨著私有制的進一步發展,部落之間的掠奪戰爭經常發生,戰爭逐漸成為一種職業,也需要有強有力的人物來帶領他們不斷地取得勝利。歷史就進入了“英雄時代”。與此同時,由于當時還處在文明的前夕,文字作為流傳文明的載體尚未產生,當時的人們只能以口耳相傳的形式保存著他們的歷史,因此這一時期又稱為“傳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