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洋務運動
a、福州船政局 b、輪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總局 d、京師同文館
6、甲午戰敗以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洋務運動
a、是一次失敗的自救運動 b、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c、培養了中國的第一批技術人才 d、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的文館制度比西方好,只是軍事武器不如他們。……
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無敵。”
——李鴻章
材料二 西方國家國土面積均不過千里或數百里,可是每年國家收入都以百萬計,主要是收取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人口等稅收。中國如果不早點變法,向西方學習,一貧對富,以弱對強‘沒有不失敗的。
——李鴻章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李鴻章的觀點是什么?導致了什么行動?
(2) 材料二中李鴻章的觀點有什么變化?又導致了什么行動?
(3) 你認為這些行動對近代中國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嗎?為什么?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 ──奕訢
材料二 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夸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于所罕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
材料三 丁日昌擬設廠造耕織機器,曾國藩與臣(李鴻章)疊奏請開煤鐵各礦,試辦招商輪船,皆為內地開拓生計起見,蓋既不能禁洋貨之不來,又不能禁華民之不用。……但使貨物精華與彼相埒,彼物來自重洋,勢不能與內地自產者比較,我利日興,則彼利自薄,不獨有益厘餉也。──李鴻章
請回答:
(1)上述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張?其代表人物是哪些?
(2)上述材料體現了這一派別的哪些主張?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試對洋務運動作一評價。
知識鏈接
(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
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為抵制洋鐵入口,擬在廣州籌建煉鐵廠。不久,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遂將鐵廠移建湖北,并于1890年在漢陽開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計有煉鋼廠、煉鐵廠、鑄鐵廠等10個分廠,雇有外國技師約40人,工人約3 000人。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鋼鐵企業,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