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全冊1
4、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引起當時社會怎樣的變化?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爆發。
5、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借口和根本目的分別是什么?
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其根本目的是使清政府徹底投降,成為洋人的朝廷,協助其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媒體展示:圖片《八國聯軍在大沽口登陸》(目標: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義和團反侵略斗爭的史實)
指導學生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xx年6月發動戰爭到廊坊阻擊戰。遭到中國人民的抗擊:廊坊、楊村等地阻擊戰;結果:侵略軍狼狽退回天津。
第二階段:從19xx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結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
結合課文,思考并回答:
1、八國聯軍由哪八個國家組成?
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學法指導:可采用諧音記憶“因禍得福,每日依靠”)
2、義和團在哪些地點對八國聯軍進行了激烈的戰斗?
廊坊、楊村、北京的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和西什庫教堂等地。
3、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后,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說明了什么?
( 從燒、殺、搶、掠幾方面來引導學生小結)燒毀戶部,毀滅罪證;瘋狂屠殺中國百姓;搶劫戶部和禮王府等;公開拍賣所搶物資;……
4、北京淪陷后,清朝統治者如何對待?
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并下令屠殺義和團。
二、《辛丑條約》
媒體展示:圖片《李鴻章與列強各國簽訂〈辛丑條約〉》
讀圖,結合課文思考并回答:
1、照片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辛丑條約》的簽訂
2、該條約簽訂于何時?為什么叫《辛丑條約》?
19xx年9月,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丑年,所以稱為《辛丑條約》。
3、試采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出《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目標:《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民族危機加深的影響)
條款 內容 影響
賠款 清政府共賠款白銀4.5億兩 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清王朝完全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災難越來越深重。
圈地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在使館區的監控下,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完全處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禁止 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中國人民受到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的朝廷。
駐軍 拆毀大沽到北京炮臺,允許列強派兵駐扎 中國在軍事上也失去自主權。
學法指導:條約內容可進一步概括為四個方面:白(銀)、(使)館、禁(止)、(駐)兵。
4、“為什么說《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財政的主要收入海關稅被當作賠款擔保,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洋人;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的劃定,有利于洋人控制清政府;清政府工作還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第三板塊 感悟歷史
一、媒體展示:陳天華《猛回頭》節錄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法蘭西,占廣州,窺伺黔桂;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中國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那一點,我還有分?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降洋。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材料中所描繪的場景出現在哪一重大事件之后?說明當時中國怎樣的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