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課堂教學實錄
生(集體):新字帖。
師:嗯,把它劃下來。(板書:發新字帖)現在我問一個問題:新字帖的內容是什么呢?(學生舉手)說。
生(31):“‘法蘭西’,‘阿爾薩斯’”。
師:為什么發這個新字帖呢?它告訴學生阿爾斯是法蘭西的土地。知道這一點又是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生(31):愛祖國。
師:要愛祖國──永遠記住你是法國人!永遠記住法國語言!永遠記住阿爾薩斯是法國的土地!
好,情節發展到最后一部分了。我們翻到148頁,現在每個同學自己讀一遍最后一個部分。
(學生各自低聲朗讀最后部分──最后一課的結束;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陸續舉手示意讀畢。)
好──好。好了。哪個同學來讀讀最后一部分?看這部分應該怎么讀?(學生舉手)好,讀。
生(32):[朗讀]“忽然教堂的鐘聲敲了十二下!W了,──你們走吧!
師:好。同學們,我們看看:當教堂的鐘聲敲十二下,祈禱的鐘聲響了,為什么我們的韓麥爾先生這時候的臉色慘白呢?──領會一下看,為什么慘白呢?[邊講邊板書:慘白]這說明了什么?想過沒有?[學生舉手]說。
生(33):因為這堂課就要結束了,再也不能在自己的國土──阿爾薩斯來教法語課了。
師:對了。因為這最后一課就要結束了!韓麥爾先生不能在自己的國土阿爾薩斯的土地上來教法語課了!所以他臉色慘白!“我──我──”剛剛[指(生33)念得好。老師的聲音哽住了![邊講邊板書:哽住]說不下去了!我們想想看:他要講點什么話,又講不出來。真是千言萬語,無從說起!
今天,我們就要把“我“字下面的意思寫下去。韓麥爾先生將要講什么話,而作者就用“我──我──”沒有聲音了,而是透過它講出了千言萬語。但是老師轉身朝著黑板,有沒有寫下書面語言?現在我們齊聲讀這個感嘆句。預備──讀。
[師、生齊讀:“法蘭西萬歲!”]
師:而且寫的時候,同學們看看,韓麥爾先生他是怎樣在寫的?
生(集體):“使出全身的力量”。
師:對。把它劃下來。(邊講邊板書:使出全身的力量)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你看:“我──我──”,它的內容多么豐富!
想想看,話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我們可以設想:韓麥爾先生從哪幾個方面已經告訴我們同學啦?──老師對自己的國土怎么樣?對侵略者又怎么樣?(學生舉手)說。
生(34):他對自己的國土充滿了愛,對侵略和敵人充滿了恨。
師:嗯。愛──和恨。(學生舉手)說。
生(35):韓麥爾先生他對自己的國土非常熱愛,對侵略者非常痛恨。
師:嗯。他變成雙音詞了。好的。對自己的國土非常熱愛,對敵人非常痛恨。
韓麥爾先生的心情是沉重的,但是他寫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大字,表示了對國土又充滿著什么呢?
生(集體):信心。
師:嗯。希望,信心。所以,我們可以講“我──我──”這時的無聲勝于有聲了,就把這三方面的內容寫進去了:第一,對國土的愛;第二,對敵人的恨;第三,對祖國充滿著信心,充滿著希望。對不對?
因此,韓麥爾先生這個人物的形象,是個什么形象?
生(有的):愛國的。
師:哦,愛國的──愛國的形象。對。愛國的知識分子。(邊講邊板書:愛國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