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課堂教學實錄
同學們,這是一篇非常有感染力的文章,是文學史上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但是,這篇文章也有它的局限性。老師教育同學熱愛自己祖國的語言,是對的?傻拇驍∏致哉、tui翻敵人的反動統治,只*語言──只*牢記祖國的語言行不行?不行的。*什么呢?
生(有的):*武力。
師:對啊!*武力。──要*暴力革命,*武裝斗爭。這是都德的局限性。作者的局限性,反映在他寫的人物中,也必然有局限性。
都德寫小弗郎士兵,寫得多好。≡瓉硭鲞^小學里的老師,做過小學的輔導員,所以對孩子的心理,他能夠描寫得這樣細致。另外呃,他的確也是個愛國者。在普法戰爭中,為了反對侵略者,他參加了游擊隊,也入了伍。因此,他對敵人是那么的恨,對祖國那么的愛。
作業是把“我──我──”寫下去。另一個是要求找三句你感受最深的話。加以評注。
現在老師來做個評注的例子。(掛小黑板)
我來注一注這一句:(指小黑板上第一句)小弗郎士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為什么都德在這里突然寫鴿子呢?鴿子象征什么?象征自由;象征什么?──象征和平。而現在呢在自己心愛的國土上,已經遭到了侵略者的蹂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和平!我們的小弗郎士啊,多向往像鴿子那樣自由飛翔。他心里想:你們這些侵略者,正像你們不能強迫鴿子用德國話來唱歌一樣,也不能強迫我們這些法國孩子,來說你們的德國話!你們啊,永遠強迫不了我們!
對這一句(指小黑板上第一句)我們可以這樣來評注,使我們更好地進行學習。
今天回去找三句──找對你感染最深的。每一句都先抄下來,然后進行評注。在這課課文里,一定有許多句子使你激動。
這里的第二句:(指小黑板上的第二句)“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保ㄏ抡n鈴響)這里先要說,韓麥爾先生教育孩子熱愛祖國的語言,是對的;同時也要說他只強調語言的作用,就反映了這個人物的局限性。
懂了沒有?(生(集體):懂了。)回去找三句,把這兩句除外,F在下課。
板書設計:
(一)小黑板上的板書:
(1)一.貪玩、不懂事
二.逐漸懂得失去國土的痛苦
三.激起了愛國、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2)1.“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2.“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二)板書:
1.穿上 打著 戴著
2.又柔和 又嚴肅 多多用心 永遠別忘 牢牢記住 發新字帖
3.慘白 哽住 使出全身的力量寫 愛國的知識分子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一冊》人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