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③說說本課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8 吆喝
蕭乾
課題 吆喝 總課時 2 第 課時 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生字詞,整體感知文意;
2.把握文章結構,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風民俗。
重點 積累字詞,整體感知文意。
難點 把握文章結構,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風民俗。
教具 多媒體 學具
教學流程及教法、學法設計 時間
情 境
引 入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尤其在集市上,你都能聽到各種不同的吆喝聲?誰能給大家學幾聲。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2
展示目標 多媒體大屏幕展示(師口述,生齊讀一遍) 1
首輪自學 自學內容 積累生字詞,整體感知文意;
7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勾畫出疑難字詞,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并說說初讀課文后的感受?7分鐘后,看誰學的好。
交流
研討 1.疑難字詞;(音、形、義)
2.交流自己初讀后所了解的內容。 3
質疑答疑 生質疑生答疑(圍繞本文生字的音、形、義。) 5
專項
訓練 1.給下列劃橫線字的注音:
囿 鈸 招徠 鐵鉉 秫秸稈
2.看拼音寫漢字:招lái 隔hé 吆he 吹xū 隨機yìng變
4
二輪自學 自學內容 把握文章結構,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風民俗。
6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看看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6分鐘后,看誰概括的準確。
要點提示:如本文銜接過渡的語句有:①“囿于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②“可夜晚過的,并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4
質 疑
答 疑 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 4
專 項
訓 練 作者圍繞北京的吆喝介紹了什么? 2
綜合
練習 學生再讀課文 感受京城民俗風情。 2
課堂
小結 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4
布置
作業 搜集整理街頭吆喝聲。 1
吆喝
蕭乾
街頭商販為招徠顧客發出的種種音響。
口頭叫賣 從早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