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九課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聯古引今
導入新課
(時間預設約3分鐘) 導入設計:聯系歷史課的有關知識,從封建等級制度說起,導出幻燈圖片《封建等級制度示意圖》(這說明封建時代人與人是不平等的)。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指出: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這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進步)XX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人的“和諧”理念的確立。從交往的方面說,平等、尊重是人們和諧交往的基本理念)。
聯系相關的歷史知識,結合時事的有關內容。明確“和諧社會”與“平等”、“尊重”的邏輯關系。 聯系歷史課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認識“不平等-平等-和諧”的文明進步歷程。從而導出平等尊重的主題。將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努力實踐“讓社會生活走進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理念。★新課教學(時間預設約33分鐘)一、人生而平等(尊重的現實基礎)1、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時間預設約7分鐘)
2、人與人之間有差異, 這種差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長補短的現實基礎。
(時間預設約5分鐘)
3、平等對待、尊重殘疾人(時間預設約5分鐘)△設置情境,引導學習(導)故事啟思:《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向工友致敬》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走馬上任北大校長,馬車駛進北京大學校門時,工友們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向這位傳奇人物鞠躬致敬。和往常不同的是,新校長竟然走下馬車,摘下他的禮帽,向這些雜工們緩緩鞠躬回禮。北大校長貴為內閣大臣,要自甘下流向工友行禮?──魂兮歸來蔡元培(故事來源:周懷宗《逝去的大學》)△結合情境,探究問題(探)●問題探究北大校長貴為內閣大臣,(為什么)要“自甘下流”向工友行禮?!●觀點總結在學生發表見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盡管我們每個人的境遇和條件不同,但人生來平等,這種平等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對照實際,明理踐行(行)行為辨析(一)●行為(材料):社會上有些人自恃“財大氣粗”、“大權在握”、“智力超群”或者“體力過人”,而認為“高人一等”,由此鄙視其他人。●辨析學生“辨”:學生通過對這種觀念和行為發表看法來加強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教師“析”:教師在學生發表看法的基礎上,進行價值觀引導──金錢、地位等差異不能超越人格尊嚴,更不能超越人們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行為辨析(二)●行為情景一:我相貌平平,但是我的同桌相貌出眾,我會……情景二:我能力很強,但是我的同桌能力一般,我會……●分析(在學生問題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正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差異,才有人類對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顯出平等的可貴。這種差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長補短的現實基礎。自己的某些優勢,不是自傲的資本;自己的某些劣勢,也不是自卑的理由。 (過渡語)上帝在給我們健康的雙手的同時,卻給了另外一些人有瑕疵的身軀。XX年5月20日是第17個“全國助殘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要怎樣對待殘疾人等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