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
雖然米開朗基羅并不象他的同時代的老前輩列奧納多•達•芬奇那樣是一個全面的天才,但是他的多才多藝,也給人們留下了其極深刻的印象。實際上他是在人類奮斗的兩個獨立領域里的成就都曾達到頂峰的唯一的一位藝術家,也許是唯一的人物。作為一位畫家,米開朗基羅無論從他傳世作品的質量,還是對歷代畫家的影響來看,都是無與倫比的。他為裝飾羅馬西斯廷教堂天花板那套巨型壁畫被真正地譽為是歷代最偉大的藝術成就之一。但是米開朗基羅認為他自己主要是位雕刻家,許多評論家都認為他是曾出現過的最偉大的雕刻家。例如他創作的大衛雕像、摩西雕像和著名的圣母抱基督尸體哀戚之雕像皆堪稱為登峰造極的藝術品。
米開朗基羅也是一位獨具匠心的建筑師。他在這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之一就是設計了佛羅倫薩麥第奇教堂。他還為羅馬的圣•彼得擔任多年的總工程師。
米開朗基羅在一生中創作了許多首詩歌,至今尚存下來的大約有300首。他的眾多首十四行詩和其他韻體詩直到他去世后很久才發表。這些詩可以使我們深刻地了解他的個性,也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一個天才的詩人。
在莎士比亞一章中已經說明,我確信文學藝術和文學藝術家對人類歷史和日常生活相對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就是由于這個原因,我才把米開朗基羅在本冊中的名次排在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之后,盡管他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天才并且遠比他們中的許多人有名氣。
摘自:湖北教育出版社《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
【典型例題解析】
例1 閱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的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畫家寫道:“許多已經湮沒的事物將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義小說《巨人傳》描寫道,1535年時人們都相信,存在著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繼而來的將不會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復。
材料三: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材料四 :18世紀的學者費內隆寫道,在16世紀,人們將“文藝復興”一詞只理解為恢復古代傳統。
——據保羅•富爾《文藝復興》
回答:(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已經湮沒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沒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說文學、藝術方面的巨大成就各舉一例,并指出它們是否屬于被湮沒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與前三條材料中的哪一條有矛盾?表現在何處?
【點撥】本題是1999年全國卷試題。旨在考查考生閱讀和比較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結合課本內容和所學知識,設問明確,回答難度不大。
【解答】(1)是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被湮沒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紀基督教的文化統治。(2)文學:《神曲》、《十日談》(任選一部);藝術:《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雅典學派》(任選一種)。它們不屬于被湮沒的事物,因為它們屬于資產階級新文化。(3)與材料三矛盾。材料指出文藝復興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說是“恢復古代傳統”。
【總結】解題時要注意材料與書本知識相結合。
變式題
1.以下對文藝復興實質的說法,不恰當的是
a是對古代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