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三、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宣傳馬克思主義
1、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1)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簡單回憶十月革命)
(2)我國最早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先驅。簡介李大釗率先舉起社會主義的大旗(材料)
2、又怎樣傳播開來?
(1)五四運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簡單回憶五四運動,先進知識分子的努力——著書、成立學會和組織、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等——共產黨成立)
表格再現,通過內容的分析,新文化運動到底新在哪里?有怎樣的意義?
合作探究二:近代以來中國思想解放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階段?有何特點?
從縱向看,經歷了三階段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是第一階段。其特點是被迫的放棄文化自大主義,逐漸的采取開放主義文化觀,立足“師夷”與“制夷”,承認器物層面的落后性,以變革器物層面為主要內容。主要是以地主階級改革派為代表,學習西方的長技
從戊戌變法到五四運動,這是第二階段。是對“中體西用”觀念的突破。其特點是以變革 傳統社會制度為主要內容,將器物層面的物質變革引向深入到制度層面,從“兵戰”轉向“商戰”,使學習西方的課題進入到真正意義的政治理念階段。主要是資產階級各個派別依次上臺,用資本主義制度改造中國社會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這是第三階段。思想層面
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大解放,后期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學俄國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歷程。中國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路。
特點:①、主題-向西方學習,尋求中國獨立、民主、富強之路。學習西方與抵御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相結合
②、過程-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不斷深化的歷程
③、主體—廣泛性(各階級各階層都加入)
④、由追求資產階級民主到追求人民民主專政
⑤、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的思想武器。(走別人的路-走自己的路)
幻燈14:歌決總結
生:新舊思潮激沖突,青年雜志運動起。陳李胡魯做代表,民主科學搖大旗。十月革命炮聲響,馬列主義新時期。人們思想大解放,文化運動載史籍。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了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體會了新文化運動作為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帶給我們的啟迪與感動。
二十世紀的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偉人已逝,但精神永存,先輩們發出的吶喊:愛國、愛青年、愛民族。這種吶喊聲,將穿越時空,撞擊著一代又一代年青人的心。當許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目光穿透歷史的風帆,我們仿佛又可以感受到先輩們的存在。讓我們再一次去親近偉人,感受他們的崇高精神。大家起立一起朗讀:青春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李大釗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我們將繼承和發揚新文化運動先驅們的優良傳統,愛國愛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學習,為創造青春之中國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