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是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了弘揚,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俄國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有了新的內容。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動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的最重要成果。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激烈斗爭,是辛亥革命以來在紛繁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對中國解放和發展之路的新探索。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鐵肩擔道義”,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而不
xx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這是世博會首次在中國舉行。時光倒退134年。1876年,美國費城的世界博覽會,是美國第一次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中國的“留美幼童”出現在世界博覽會的現場。并且,康涅狄格州教育局驕傲地把這些孩子的英文作業作為教育成果送到了展臺上。請回答:(1)為什么出現“留美幼童”現象?(2)“留美幼童”參觀世博會有何意義?
溫馨提示:(1)洋務運動為了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向美國派遣留學生,開近代教育之先河。
(2)“留美幼童”通過參觀學習了解了西方先進的科技與文化,增長了見識,增進了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讓世界各國能夠了解中國。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 我看新文化運動……)
師:( 材料一:反動軍閥污蔑新文化運動是“異端邪說”、“洪水猛獸”,守舊派文人甚至謾罵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是“眾叛親離”,“ 人頭畜鳴”。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被譽為“青年界之金針”和青年的“良師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鐘,如當頭一棒
設問:你能從以上材料一材料二中看出新文化運動的哪些積極影響?
材料三:新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內,新思想沒有普及 到工農群眾中去。
—李時岳
材料四: 國學大師錢玄同主張 “惟有將中國書籍一概束之高閣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滅”中國文化,“廢滅漢文”,采用世界語言
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
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
設問:請同學們通過上面材料進行分析,新文化運動有哪些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東西方文化的這種態度是否正確?應該怎樣對待東西方文化?
設問:你能從以上材料一材料二中看出新文化運動的哪些積極影響?你能 從以上材料三材料四中看出新文化運動的哪些消極影響?)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點撥::
(材料一二可得:)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