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學案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關系。(2分)
(2)分析凱末爾政府禁戴禮拜帽與辛亥革命后中國剪辮運動的異同。(6分)
解析:
本題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飾變化體現(xiàn)社會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第(1)問注意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相互關系,不是只說一個方面,并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異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間的可比點,這是做題的關鍵,可經(jīng)從時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答案要點:
(1)服飾變化反映了社會變革,有助于社會變革;社會變革帶動服飾變化(2分)
(2)同:發(fā)生于社會大變革時期;辮子和禮拜帽都被視為舊時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強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會變革。(4分)
異:前者側重于改變傳統(tǒng)習俗以利于學習西方;后者主要針對國內(nèi)民族壓迫(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