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學案
反思總結
(四)當堂檢測
一、選擇題
1.(海南歷史)“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持這一觀點的人應是
a.墨翟 b.孟軻 c.荀況 d.韓非子
2.(山東臨沂一中)孔子看到魯國季氏用了天子的樂舞,便憤然譴責道:“是可忍,孰不可
忍!”這則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愛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復禮 d.中庸之道
3.(山東師大附中)在某中學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如何遏制學生上課說話現象”的角度
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說:“這是品德問題,應該以德教化。”乙生說“這是
違紀行為,應該嚴格懲罰。”丙生說:“這是無意識的,要讓學生自我覺悟。”他們的描述所
對應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
4.(山東泰安英雄山中學)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技術進步與戰爭災難、經濟發展
與道德淪喪并存等問題。早在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就發表宣言稱: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愛”和“尚賢” b.“仁”和“德治”
c.“克己復禮” d.“有教無類”
5.(xx年海南模擬)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得民”。這些主張產生的共同社會背景是
a.社會長期動蕩不安 b.百家爭鳴趨于合流
c.奴隸制度全面崩潰 d.封建經濟逐步興起
6.(xx年濰坊模擬)某班同學在編寫“諸子百家論治國”的歷史短劇時,為扮演孟子的同學所設計的臺詞應是
a.“兼愛非攻,互助互愛” b.“民貴君輕,社稷次之”
c.“為政以德,愛惜民力” d.“以法治國,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