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與哲學》教材框架結構及內容概要
綜合探究:求真務實,與時俱進
這一綜合探究主要把握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辯證關系。知道什么是實事求是,什么是解放思想,什么是與時俱進,懂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目標和歸宿。
第二,理解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依據是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可以看做是整個第二單元的總結。這一原理可作如下表述: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世界,自然界是物質的,社會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則是自然和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因此,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第三,明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也是我們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事業成功的思想保證。
這三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重點強調。
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第三單元是在第二單元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世界是怎樣的,世界以怎樣的狀態存在和發展,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什么,發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本單元是第二單元的深化。
本單元的核心問題是“世界是怎樣的”。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點、發展觀點、對立統一觀點是我們對這一問題的基本回答。本單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立場,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方法認識和改造世界,反對和抵制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圍繞上述問題,本單元共設計了四課、一個綜合探究。
基本結構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第七課、第八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對立統一規律(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創新(第十課)──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說明科學發展觀的哲學依據,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哲學基礎(綜合探究)。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第一個總特征,是我們認識和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課的要點有三:一是領會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二是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三是解析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嘗試用系統優化的方法安排工作。本課設計了兩框,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第一框的內容目標是通過觀察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領會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圍繞此設計了三目,就是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應當明確,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都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是怎么樣的,我們就應該用怎么樣的眼光看待它。我們所講的聯系觀點只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客觀聯系在人腦中的反映。
客觀聯系是物質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聯系觀點是辯證法的理論體系中的基本觀點。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點是物質世界的客觀聯系的反映。在講客觀世界中的聯系時,應該用“客觀聯系”來表述,在講唯物辯證法的聯系理論時應該用“聯系觀點”來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