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與哲學》教材框架結構及內容概要
綜合探究是我們學習《生活與哲學》的基本原理的重要環節,它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探究路徑參考,一是理論評析。前者大致相當于課文中的“探究活動”,后者是綜合探究主題思想的集中表達,教師應給予學生系統的講授和指導。
總之,綜合探究是《生活與哲學》每一個單元學習的重要內容,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它是教師實施“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步驟;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它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
二、《生活與哲學》內容解析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二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討論教材中的一些具體內容,主要是就教材的邏輯結構和我們在編寫這本教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談一點個人的認識和體會。
哲學既然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因此,它就要闡明世界的本質、世界存在的狀態和發展的規律,它就要探究人類思維的行程,總結人類思想的智慧。它要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智慧的王國。在這個王國里,我們將學會如何看宇宙,看人生,看自己,看他人。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全書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正確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一單元的核心問題,則是回答什么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地位和重要意義,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了說明這一主題,首先就應當知道,哲學是什么?哲學要回答和解決什么問題?哲學以怎樣的方式看待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時代精神上的精華的重要特點是什么?它是怎樣產生的?它要回答和解決什么問題?它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它的當代使命是什么?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態度,所以,我們要用一個單元來講。
設置本單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熱愛哲學、追求真理,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培養學生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的意識;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現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的意識,自覺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世界,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
基于以上考慮,本單元設置了三課、一個綜合探究。
基本結構是:哲學(第一課)-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二課)-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三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綜合探究:走進哲學,問辯人生)。
第一課 美好生活的向導
這一課主要是從生活和實踐入手說明什么是哲學,哲學是怎樣產生的,哲學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哲學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學和其他科學的關系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激發學生學習哲學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哲學的自覺性,為學生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哲學做好準備。
本課的基本要點有三:一是哲學并不神秘,生活處處有哲學;二是哲學能夠開啟人的智慧;三是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其中一、二是本課的難點和突破口,三是重點。圍繞這三方面內容本課設計了兩框,第一框“生活處處有哲學”,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第一框“生活處處有哲學”。在講這一框時,我們既要注意克服學理化、教條化的傾向,又應克服庸俗化的傾向。為此,我們設計了兩個“隱藏著”的知識點,一是哲學的起源,二是哲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