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二)
【哲學常識】
(一)唯物論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哲學—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對各門具體科學的共同性質、共同規律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馬克思主義哲學因為對自然、對社會歷史的觀察是既唯物又辨證的,所以是科學的世界觀;它不僅科學地解釋了世界,解釋了人與世界的關系,更科學地指出了人們應該怎樣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又是科學的方法論。
2、物質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世界統一于物質;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3、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
(1)自然界是客觀的。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②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基礎是自然物的客觀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屬性和規律(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有益成果,都是尊重和服從自然屬性和規律的結果)。
(2)人類社會是客觀的。①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②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客觀的;③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的。
4、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1)由于自然界是客觀的。所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處理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2)由于人類社會是客觀的。所以我們變革社會的活動就必須以承認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尊重社會規律,正視社會條件。
★小結:世界的物質性原理――整個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5、意識
從起源上看,意識是是物質世界發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從產生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從本質上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無論是正確意識還錯誤意識、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無論是人們對現狀的感受與認識、對過去的思考與總結還是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
6、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
原理――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則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還包括對人自身的調節作用)
方法論――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7、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不等于說人們的意識都是一樣的;更不等于說每個人的意識隨時隨地都是正確的。
(1)制約因素:
客觀因素——最根本有社會歷史條件、實踐水平等;
主觀因素——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心理因素等。
(2)方法論:在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的基礎上,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