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19、運動和發展的普遍性(原理)
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無限變化和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20、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
(1)定義:發展就是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只有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運動變化趨向才是發展)。
(2)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21、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因而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①把事物看成是一個發展的過程;②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③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成長。
22、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1)要有創新精神
①原理依據: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或:是辯證否定觀和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②重要性: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它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2)與時俱進:
①含義: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②必要性:是我黨保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動的要求(實踐在發展)
(3)創造性思維
①要求: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尊重規律,面對實際,敢于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
②意義:它對人類認識的進步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3、規律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24、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1)規律的普遍性:無論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類思維,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2)規律的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指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集中表現為不可抗拒性。
(另: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不存在永恒的規律)
25、認識和利用規律
規律是客觀的,但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
①人們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借助實踐及抽象思維能力,能夠發現和認識事物運動的規律;
②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進行科學預測,改變或創造條件,利用規律,興利避害,造福人類。
(認識規律是前提基礎,利用規律改造世界是目的,二者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實事求是)
26、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1)依據: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
(2)實事求是的含義: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3)地位和意義: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是黨的科學態度、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只有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成功,否則就必遭失敗。
(4)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主觀偏見束縛,研究解決新問題,使主觀符合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