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11、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
① 組成: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② 地位: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③ 作用:活躍市場、促進生產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方便人民生活、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④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勵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依法保護各類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并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
(2)我國現行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①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
②具體來說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生產力狀況)決定
③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④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對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
(3)堅持和完善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①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②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③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④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
12、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
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我國目前分配制度中的主體
(2)非按勞分配方式有:
①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 ②按生產要素分配 ③公有制經濟中福利性分配、社會保障收入
(3)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①內容:按勞動要素、資本要素、土地要素、技術信息要素、管理要素等。
②必要性和重要性:
a.是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的客觀要求
b.有利于調動生產要素所有者積極性,提高生產要素利用效率。
c.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確立我國現階段分配制度的客觀依據
①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②由我國現階段所有制結構決定③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④實踐證明,這種分配制度能激發社會成員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熱情,對加快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5)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效率優先,更加注重公平,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
[xx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① 鼓勵一部分人和地區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
② 提倡先富幫助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③ 反對分配不公,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擴大: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提低、擴中、調高、保合、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