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a.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前提。
b.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
c.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64、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群眾利益高于一切(方法論)
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就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走與人民群眾實踐相結合道路:
(1)要相信群眾(前提):堅信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有事同群眾商量。
(2)要依靠群眾(手段):我們的事業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信任和支持及其辛勤勞動才能完成。
(3)群眾利益高于一切(目的):這是由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的國家性質及我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
65、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
(1)改造客觀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即人類的實踐;
(2)改造主觀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主要指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改造主觀世界中處于核心地位)、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要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勞動技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2)關系: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
66、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和社會的統一
(1)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這種能動性的實踐活動,便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基礎。人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實現主觀和客觀的科學統一,才能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成功地改造客觀世界。這是我們追求的世界觀境界。
(2)實踐是個人在社會中進行的活動,這種社會性的實踐活動,便是個人與社會統一的基礎。人們只有在實踐中自覺地為人民服務,積極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實現個人和社會的正確統一,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這應當是我們追求的人生觀境界。
【附:哲學常識宏觀體系圖】
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三)
【政治常識】
(一)我國的國家制度
1、國家的性質和職能
(1)國家的含義: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構。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國家還具有主權屬性和社會屬性。
(2)國家性質
①含義:也叫國體,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②決定因素: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國家性質。
③分類: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四種類型。
④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實行為什么階級服務的政策
(3)民主與專政
①民主與專政是國家權力的兩個方面,是國家階級性質在國體方面的具體體現。
②民主的含義:民主是指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它是與專制制度相對的國家制度。
③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民主總是屬于統治階級的,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