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4)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的貢獻。在一定條件下,精神貢獻可以轉化為物質貢獻。
59、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和途徑
(1)條件:
①客觀條件: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社會環境、生存條件、工作條件,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等
②主觀條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實干,發揮聰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
(2)根本途徑:積極參加實踐,走與群眾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怎樣實現人生價值:①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②樹立崇高的理想、人生目標 ③正確地分析和對待客觀條件,創造和利用客觀條件 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 ⑤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
60、走出人生價值的誤區,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1)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承認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關系;要看到獲得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合法的;更應看到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2)要樹立科學的消費觀; 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3)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于追求物質享樂。二者都是社會主義的腐蝕劑,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
61、樹立崇高理想
(1)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2)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的階級關系和其他社會條件的產物,都要隨著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不可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因而理想具有歷史性、時代性。在階級社會,理想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理想。
(3)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①它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②是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③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樹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①共產主義理想是人類最崇高、最進步、最科學的理想
②最高理想(共產主義)與共同理想(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和必經階段;實現共同理想必須以最高理想為根本方向。
62、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1)二者的關系:理想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理想可轉化為現實。
(2)理想的實現:對理想的追求要符合規律,以創造和利用一定的物質條件,提高素質,艱苦奮斗。
[為什么要艱苦奮斗?――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是由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63、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1)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勞動群眾。
(2)人民群眾地位: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人民群作用:人民群眾對社會歷史的創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