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體知識考前梳理速記資料
①通過實踐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ㄇ疤幔
②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 。P鍵)
(4)認識的無限發展: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擴展、深化、向前推移。(廣度、深度、進程)
→認識論中的辯證法
[認識的兩次飛躍:第一次――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第二次――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
47、分析與綜合相結合
(1)定義: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體或過程分解為各個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
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
(2)作用:只有對各要素首先做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從整體上進行正確的綜合,從而真正地認識事物;
只有對事物各種要素從內在聯系上加以綜合,才能正確地認識整個客觀對象。
(3)關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既要注意在綜合指導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
48、創造性思維、合理想象在認識中的作用
(1)定義:
①創造性思維(參見考點22);
②合理想象:是立足事實,根據規律而進行的推想、設想和猜想等。
(合理想想必須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2)作用:創造性思維對人類認識的進步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合理想象能充分發揮人的思維潛能,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極為有益。
[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和發明的源泉,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知識創新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小結:創新的哲學依據
①從唯物論的角度,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是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是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
②從辯證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只有創新,才能實現事物的發展。
③從認識論的角度,整個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因此,人們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
49、實踐的基本特征
(1)實踐的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2)實踐的基本特征:
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3)實踐的基本形式:變革自然的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
[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①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②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和進步<a.社會關系的調整和變革能夠反作用于生產活動,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b.改革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③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
50、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認識的途徑: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趯嵺`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把人們的實踐引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