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
c.灌溉事業的發展 d.鐵犁的使用
5、牛力犁耕的生產方式得到普遍推廣是在
a.春秋末年 b.戰國初期
c.戰國中期 d.西漢中期
6、標志著中國傳統步犁基本定型的發明是
a.耦犁 b.曲轅犁 c.翻車 d.筒車
我國封建社會,小農經濟長期占統治地位。回答7-8題
7、春秋時期,促使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個體經濟產生的主要條件是
a鐵器、牛耕的使用 b.社會人口的增加
c.國家分裂的影響 d.統治階級的提倡
8、小農經濟的狹隘性主要表現在
a.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b.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弱
c.對封建國家的依賴性強
d.導致土地兼并,激化社會矛盾
二、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業。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纴,多治麻絲葛緒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
——晁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什么樣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2)從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這種生產方式有何特點?
(3)根據材料二歸納這種生產方式下生產者的處境?
10、中國古代主要生產方式是小農經濟。請回答:
(1)這種生產方式是怎樣形成的?
(2)這種生產方式有何特點?
(3)你怎樣認識這種生產方式?
閱讀思考視窗
在古代農業的耕作方法上,牛耕的發明是一個極大的進步。牛耕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春秋戰國時期,鐵器逐步推廣到各個社會生產領域,鐵農具逐漸普遍起來。鐵農具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這時候牛耕也進一步推廣了。當時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個力士叫牛子耕。說明用牛耕田在那時已經是人們所習見的事情了。
請思考:牛耕的發明對我國古代社會產生了什么重要的影響?
參考答案:
1、b 從采摘果實到種植農作物的變化才是農業生產方式
2、c 我國原始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伴隨著采集經濟被種植經濟取代,原始農業產生
3、c 這與商周時期的經濟基礎-井田制有關,奴隸主強制奴隸集體勞動。
4、b 我國古代農用動力發生過重大變化:畜力取代人力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5、d 牛力犁耕的生產方式得到普遍推廣是在西漢中期。6、b 唐代曲轅犁的發明是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歷史上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