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輔導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思路引領:首先要概括指出分封制的特點,其次要從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不同的角度,分析秦朝郡縣制對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答案提示: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實行的,受封的諸侯爵位世襲,擁有領地,可以設置官吏、建立軍隊、征派賦役,具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權。
秦朝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按地域劃分的地方行政機構,郡縣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官位概不世襲,沒有封地,必須服從中央。
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秦朝通過郡縣制,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
◆學習延伸
想一想,人們對長城的看法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么看秦修長城?
解題關鍵:本題旨在培養學生解讀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重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形成探究式學習方法。
思路引領:在解讀材料的基礎上提煉出對長城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后,再探究原因,并概括說明自己的看法。
答案提示:原因:①看問題的立場和角度不同。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歷史現象的理解和認識有變化。
看法:①長城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產物,長城的修建對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保衛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經濟和文化,有積極的作用。②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建筑,是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③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長城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④修建長城給當時的人民確實造成沉重的徭役和苦難,這也是文明演進所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