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政治生活》教材框架結構及內容概要
(5)民主性質與民主程度的區別與聯系。
在認識我國民主的問題上,有人把民主性質與民主程度混為一談。這是對民主認識的誤區。部分學生會受其影響。因此,有必要弄清楚這個問題。
第一,民主性質與民主程度的區別。民主性質指的是民主的階級屬性。民主的階級性是指民主為哪個階級所享有,所代表和反映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它是民主性質方面的規定。民主程度是指民主的實現程度,即民主原則和精神轉化為實踐的程度、狀況和水平,它是民主的量的規定性。民主建設的條件性和艱巨性,決定了任何類型的民主的發展都表現為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同一性質的民主,在其不同的發展階段存在著發展程度高低的區別,不同性質的民主亦存在發展程度的差異。
第二,民主性質與民主程度有著密切聯系。一方面,民主的階級性質是制約民主程度的重大因素。眾所周知,民主的發展程度受眾多因素的制約,在這眾多的因素中,階級性質的制約是最重要的。不同階級對民主程度的提高起著阻礙或促進的作用。無產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階級,這決定了無產階級能夠建立起人類歷史上最高類型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民主程度的發展對于維護民主階級性質具有重大的作用。民主的發展實質上也是強化階級統治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式。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民主對于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保障其整體利益無疑起了重大的作用。
運用上述觀點,將有助于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國家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明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長期性。
從上面的分析中能夠看出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拓展了許多新的知識,其中有的涉及具體的法律內容,對此教師要引起重視。
第二單元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一)本單元地位
本單元與上一單元有內在的關系。國家與公民的關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中,國家以憲法保障了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權利和自由。而政府是國家權力的執行者。我國政府承擔著繁重的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職責,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與政府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每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都無法回避與政府的關系問題。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與政府的關系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基于生活邏輯的考慮,教材安排與上單元有密切聯系的“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政府的性質和職能,政府工作的宗旨及其基本原則,政府履行職能對公民的影響,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要求,政府權力受監督的必要性和意義等問題。這是對公民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本單元的邏輯結構及知識體系
這一圖表展示了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和要點。我國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體現于政府的行動之中。教材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一是從政府的職責方面: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的責任。二是從政府受人民的監督方面。政府權力受人民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題中應有之義。教材論述了政府權力受監督的必要性;對政府權力制約和監督的機制;我國對政府權力監督的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