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效祖國2
★ 閱讀與活動
閱覽人生
通過閱讀《一個問號的價值》一文,告訴青少年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社會,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感悟名言
三段名言,進一步強調科技與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創新的必要性。
活動體驗
通過《拼圖》活動,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體驗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 點睛之筆
點明本課的課程標準要求,幫助學生把握本課的主題:我國在教育、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教學重難點及其分析】
(一)全面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品質,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確定該重點的原因:第一,就大的方面而言,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歸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青少年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做合格的建設者。第二,就個人而言,要讓學生感受到科教的魅力,真正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而主動學習,敢于創新。
突破重點應注意:首先,要明確科教的力量是貫穿本課的主線,因此在進入科教興國部分前要做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鋪墊;其次,在理解科教興國,注意引導學生用已學的知識,如機遇與挑戰等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把這個問題理解得更透徹;最后,引導學生體會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重要意義,注重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二)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是本課的難點。
確定該難點的原因:從教學目的來看,只有全面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青年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才可能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主動創新,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準備。就知識本身而言,科教興國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要理解此問題,就必須進行較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將本課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
突破難點應注意:收集典型事例,讓學生對科教興國戰略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在認識上循序漸進,做好鋪墊,使學生能較自然地理解科技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學設計建議
建議用四課時完成本課。第一目“科技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用一課時完成;第二目“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用兩課時完成;最后安排一課時活動課。
四課時的整體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科技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懂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現代化進程中,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
第二課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上)――了解我國科教方面的總體情況,懂得科教興國是全面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必然選擇。
第三課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下)――引導學生從思到行,從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懂得只有在生活中去實踐、創新、承擔責任,才能真正實現科教興國。
第四課時:“上下千年思興國,縱橫世界談科教”――讓學生構建實施科教興國的縱坐標(中華科技傳承)和橫坐標(世界競爭激烈),在坐標系上找到我們青年的位置,把為祖國貢獻青春和汗水的勇士作為自己的榜樣,敢于創新、甘于奉獻,做時代需要的人才。